孩子的沙盘世界
皓晨,男孩,十岁,小学四年级。
在整个50分钟的沙盘体验过程中,浩辰的情绪好像经历了一次“过山车”。我清楚地记得,那一天浩辰本来是拒绝
来做沙盘的,但皓辰的妈妈坚持让他来,在两人互相撕扯的过程中,浩辰踹了妈妈一脚并迅速跑进了沙盘游戏室,
把门从里面反锁了,并示意我不要出声,以免被妈妈发现。这一次我做了他的同盟军,大概是出于这个原因,他和
我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很多
皓辰表示,自己想做与众不同的沙盘作品,于是我们首先给沙子浇水,再把沙子完全弄湿了以后,浩晨的手充分地
和沙子搅拌在了一起,随着搅拌的时间的拉长,他的情绪似乎有了变化。
慢慢地,他不再安静,嘴里开始有愤怒谩骂的声音,有对老师和妈妈的抱怨,再后来,诰辰的情绪开始逐渐激动起
来,他把沙子撩得满地都是,沙具几乎全部倒在了沙盘里。他说,我的家就是世界末日。
课程结束之前,浩辰的妈妈找上门来,皓辰不喜欢被妈妈看到自己的愤怒和悲伤,他在我开门之前,把沙盘恢复到
平静,什么都没有的状态。做完沙盘,我问他,心情怎么样?他回答“好多了”。随后跟着妈妈离开了沙盘游戏室。
沙盘背后的故事
浩辰的家长来这里寻求心理帮助的目的是,解决孩子有攻击性的行为。因为皓辰经常跟别人发生冲突,甚至经常打
同学。
为了更好的帮助浩辰,我们对浩辰的成长背景做了调查。了解到浩辰的姥姥是名监狱警察,对外孙的管理非常严格,
甚至今年已经40岁的浩辰妈妈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也深受严苛治理。浩辰的妈妈在童年时,有一次因为淘气被请家
长,浩辰的姥姥非常生气,回家二话没说就对皓辰的妈妈一顿训,把浩辰妈妈的鼻梁都打骨折了,直到现在,浩辰
的妈妈在洗脸时如果碰到受伤的地方,鼻子还会习惯性出血。这已经不仅仅是生理上的伤害,更是童年的创伤。浩
辰的妈妈带着童年的创伤组建了新的家庭,而原生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模式也被沿用了下来。
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学校,浩辰只要不听话、和同学打架,家长就会对孩子拳打脚踢。浩辰的父母之间也经常上演战
争片。浩辰曾这样描述:“在家里我挨了打,家里人不许还手,也不敢发泄,所以第二天我就把怨气发泄在同学身上。”
给咨询家庭的建议
孩子在家里是个观察者,每一天他们都在用眼睛观察家里发生的一切,父母吵架,孩子的内心会感到不安;父母闹
离婚,孩子会不想上学;父母大打出手,孩子则就有可能自残……孩子这样做的目的其实是释放压力,保全家庭。
所以,对孩子来说,看父母打架是他们在这个世界上看到的最恐怖的电影。
对于浩辰的这种情况,建议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善:
第一,孩子需要安全感,父母之间应当停止争吵,更不能动手打架;
第二,彼此尊重,让孩子在家庭中有话语权,有归属感;
第三,调整父母的互动模式,在孩子10次的咨询中心,应腾出一定的课时量用于父母咨询;
第四,对于准青春期的孩子,要尊重、平等、被看见。父母要学习新的教养方式。
上一条:
下一条:
主办单位: 沈阳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网
技术支持:抚顺宏瑞科技 辽ICP备20005994号 辽公网安备21040202000266号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使用IE8以上浏览器并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920*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