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青少年出现自我伤害的风险因素有很多,这其中就包括虐待史、创伤史、身心疾病史和欺凌史。识别这些因素是预防青少年自我伤害的一个关键要素。
尽早发现这些风险因素,可以确保自我伤害青少年 及时获得适当的支持。这种愿望总是美好的,但是,预测哪些青少年更有可能做出自我伤害行为,仍然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值得庆幸的是,剑桥大学团队近期发表在《美国儿童与青少年精神病学学会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能够让我们更早发现青少年自我伤害的风险。
剑桥大学MRC认知和脑科学研究中心的Stepheni Uh和他的同事报告说,他们的方法可以提前十年识别出一些处于自残风险中的青少年——该项研究为预防自残行为提供了一个“扩大的窗口期”,我们可以在此期间向有自残风险的孩子提供帮助和支持。
这项纵向研究的参与者来自英国的千禧世代研究(Millennium Cohort Study)项目。研究重点分析了这些参与者的早期经历,这些数据从他们9个月大开始收集。
研究团队通过聚合算法,对参与者14岁时的行为和情绪进行了分析,初步获得了具有这些特征的自残亚群,随后,研究人员追溯了他们在5~14岁时的档案,以便发现有过自残行为的个体,最后,这些参与者完成了一份和抑郁情绪/行为有关的问卷。
千禧世代研究还要求这些参与者的主要照顾者在不同的时间点(5、7、11、14岁 )完成了一份和儿童的身心健康、自尊、睡眠、家庭环境、友谊质量以及包括欺凌等不良经历有关的问卷调查。
然后,研究小组使用神经网络对参与者自我伤害的风险因素进行了鉴别。
研究发现了青少年的两种自残行为特征。
第一组儿童有长期的心理健康不良史,这一点在五岁时就很明显。而且,此类儿童的病理学特征更有可能和(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照料者有关,以至于他们在童年早期的家庭生活中遭受到了持续的情绪困扰和欺凌行为。
研究人员发现,这组青少年的早年生活早就存在导致自我伤害的危险因素(情绪和行为的困难,并且随着时间而恶化),平均而言,自残的风险因素在第一次自残发生前十年就已经很明显了。这一发现可以让我们更早的制定干预措施。
对于存在自我伤害风险的儿童青少年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早期干预。因此,建立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即,以创伤为基础的环境、反欺凌措施、增强自尊的练习、对有病的父母提供支持,以及充足的资金(这一点尤为重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青少年的自伤行为。
然而,令研究人员吃惊的是,第二个较大的群体并没有表现出与自残者相关的精神病理学特征。相反,这一群体的特点是:在青少年时期形成的冲动和冒险行为。他们和朋友、家人在一起时也会感到不安全。
由于这些青少年的早期生活并没有出现和第一组一样的风险因素,因此,很难通过早期生活经历识别他们的自伤行为。
但是,论文合著者Duncan Astle说,这项研究仍然提供了一些可以帮助这些高危年轻人的方法。“我们可以着重关注他们在与同龄人相处时是否遇到了困难,并且更愿意从事危险行为,那么向他们提供自我帮助的方法,以及解决问题、冲突管理方案可能可以有效防止自伤行为的出现。”
该研究还发现了一些其他的现象。例如,青少年的自残率(约等于14.6)和社会研究一致;大约 70 到 77 的 YPSH 是女性;
由于目前的自残模型都是基于临床样本,因此,这项研究发现的2个不同的自我伤害青少年(young people who self-harm, YPSH)轨迹,即,早期和持续的”精神病理学“轨迹以及遭受欺凌与青少年同伴关系紧张的”青少年冒险行为“轨迹。
该研究表明,自我伤害的人并不是一个同质群体:许多与自我伤害相关的复杂风险因素和他们的生活经历、人格特征等因素相互作用。
同时,我们有一个长达10年的窗口期,可以为 YPSH提供干预。并在识别有风险的儿童、生物心理社会原因以及治疗或预防自我伤害方面提供了潜在的改进。
因此,早期应对措施和干预措施应该考虑到个体之间的差异,而不是依赖一刀切的解决方案。
版权所有:沈阳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