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人都是平凡普通的,翘楚毕竟是少数。人们普遍忘却了,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与工作中找到快乐、幸福与平静,才是最重要的人生使命。
01接受自己的平凡普通
平凡是认识到自己和孩子就是个普通的人,有普通的智商、普通的家世、过普通的生活,我们只是万千普通人中的一员。以一颗平常心去看待孩子,避免步入“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高期盼——大失望”悲剧。
父母在准备要把孩子培养成精英的时候,一定要仔细看看他是否真的具备某种天赋;同时,也要自省,如果说自己都资质普通,就不要对孩子要求太高了。家长无法接受孩子的平凡,归根结底是无法接受真实的自己,更无法接受有一个平凡的孩子重复自己的命运。中国父母最难接受,也最不愿意承认的一个事实就是,自己的孩子很大概率上会是一个极其平凡、极其普通的人。
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高人一筹,在比较中获胜才有安全感和愉悦感,以及埋在心口的优越感。如今最流行的一句话:“我不是过得不好,我是想比你过得更好。”做了父母之后,总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其他孩子出色,比过了、超越了,才安心、踏实、快乐、幸福,否则就会不安、焦虑、愤怒、怨恨。与其说那是攀比、好胜、虚荣,不如说内心充满匮乏、自卑和不安全。
自己有着一个碌碌无为、平凡无奇的人生,因为自身的面子和心底的自卑,想让孩子替父母成材,为父母争光,有为之炫耀的资本。凡是需要通过外在或他人来获取安全感的人内心都有着很大的黑窟窿。这个窟窿终究要自己补上,否则遭殃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孩子以及亲近的所有亲人。
有个笑话:父亲对孩子说:“你要好好学习,林肯在你这个年龄时是班里最好的学生。”孩子回答:“是啊,可我知道,他在你这个年龄,已经是国家总统了!”是呀,有时我们看看自己,也不过是无数平凡人中的一个,又凭什么要求孩子出类拔萃呢?自己混得不好,就要求孩子一定要混得好;自己不如别人家的父母,就拼命要求自己的孩子一定要赢过别人家的孩子。父母把自己对这个社会的所有不如意都倾注在孩子身上,把自己改变不了的命运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
成为一个普通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无法认识到也不肯承认自己是一个普通人。当父母没有焦虑时,和孩子交流时就不会传递焦虑给孩子。孩子更能感受到父母纯粹的爱心,亲子关系会更融洽、更和睦!孩子也会因为父母能理解自己而感到高兴和快乐。从小到大老师和学校都在鼓励我们变得优秀,却没有一堂课叫如何接纳平凡。很多事情我们做不到,本质上是能力不行,能力不行来自于我们常常做自己能力范围和认知之外的事情。
平凡是看到自己的囿见,是了解到生活中总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毕竟大多数人的智商都还是一般的,那种学习的“天才”也毕竟只是极少数的。生活需要放下自己的比较之心,重新认识自己和孩子:孩子可能不是人中翘楚,可能不是社会精英,但只要他们品性善良,做人做事不违背自己的良心和原则,健康、快乐、踏实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其实,就是一种成功的人生。
02接受孩子的平凡普通
接纳现实中的孩子,而不是期望中的孩子。孩子终将平凡,是每个父母必须面对的现实。
99的人99的可能会平凡地度过一生。我们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忽略了这99的部分,而将精力集中在剩下1极其渺茫的希望中,这意味着从一开始就是一场注定了会失败的豪赌,是很多人悲剧的开端。从概率上来说,一个人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与工作中找到快乐、幸福与平静,才是最重要的能力。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成了很多中国父母给自己拟定的宏伟目标,也是他们赋予自己的伟大责任。排除万难,创造条件把孩子培养成天才,年龄越小、期待越高、逼得越紧、手段越狠。
其实毁一个孩子最狠的方式,就是让他追求完美和达到极致。明明知道孩子是个平凡而普通的人,却一定还要想方设法、削尖了脑袋将其培养成精英。结果不仅会让自己在回报与付出的巨大落差中绝望,还会给孩子营造一个假象,让孩子误以为自己是个了不起的人,抱有了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结果导致孩子眼高手低,以为自己怀才不遇;总觉得自己明明是千里马,却始终遇不到伯乐。
无法正确认知自己的平凡,又如何能在平凡的生活中快乐和幸福呢?
我们大多数人将成功的定义看得太过于狭隘了,认为孩子的成功就是分数,然而事实上成绩只是众多成功当中最微不足道的一种。有不少自己很优秀的家长抱怨:“怎么生了这么个东西!”优秀的父母往往都不能容忍孩子的“笨”,他们怎么都不能理解“很简单的事情”怎么就学不会,拒绝接受孩子“没悟性”的事实。
其实遗传学中有个均值回归理论,即父母的极端特征,不会随着基因完全遗传给后代,随着基因重组和时间推移,后代会慢慢回归到平均值附近。也就是说,即使父母都是学霸,他们的子女也有可能落到普通人行列。
有研究表明,68.8的受访家长坦言对孩子有很高期待。交互分析发现,学历为专科的家长中,有72.9的家长表示对孩子有很高的期待,高于其他学历者。进一步调查显示,健康的心理(76.7)和强健的体魄(58.7)是受访家长对孩子最普遍的期待。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863名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2.6的受访家长能接受孩子将来是个平凡人,65.1的受访家长认同做好本职工作,平凡生活也能出彩。
父母要对孩子有足够清晰的认知,知道孩子的学习能力、思维高度在什么水平,让孩子的学习能够符合孩子的自身水平。不要忽视孩子的水平状况,强迫孩子接受超乎能力的教育,否则孩子在感受学习痛苦的同时,也会对自己的能力感到怀疑。做家长不能固执地认为教育应达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目的,教育不是“春种一颗粟,秋收万粒子”,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甚至投入没产出的比比皆是。
父母的高期待会把孩子压成平庸的废材。接纳孩子的平凡,也是父母与自己和解、与孩子和解的过程:在古汉字里面,“爱”是写作“愛”,里面一个“心”字,外面一个“受”字,就是用心去感受他人的需要,而不是把自己的观念强加于对方。孩子不愿意做的事情就不要勉强孩子去做,理解孩子的想法,消除孩子对事情的怀疑和担忧,用沟通拉近父母和孩子的距离,让孩子愿意交流,懂得交流。
好父母应善于接受孩子的平凡并发现优势,告诉孩子,无压力、无责怪、无焦虑。只要尽力了,就没有遗憾;只要努力了,就不后悔。让孩子知道:无论成功与失败,无论优秀与普通,爸爸妈妈的爱永远都在。
03以平常心对待生活
家长和老师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接受孩子现有的能力水平,不要对孩子有过高预期。合理设置对孩子的期望值,给孩子一个放飞梦想的权利和舞台。
二战后,农民出身的杜鲁门当选美国总统,改写了美国总统出生于政治世家的历史。有一次,有记者去采访杜鲁门总统,他问总统的母亲:“请问您的儿子在哪里?我希望能够采访到他。”杜鲁门总统的母亲说:“请问您要采访哪一位儿子?我有两个儿子。如果是做总统的那个,他在白宫;如果是种土豆的那个,他在地里挖土豆呢。”记者惊愕地问杜鲁门的母亲:“您的儿子一个做了总统,另一个却在地里种土豆,您是怎么想的?”“我有总统这样的儿子,十分自豪。”这位母亲平静地回答,“不过,我的另一个儿子,他同样让我感到骄傲。”
这位有博大胸怀、平和心态的总统妈妈,无论孩子长大有何作为,当总统或是种土豆,在她眼里都是自己的孩子,她都无条件地接纳他们。
智慧的妈妈都赋予孩子价值感,让种土豆的儿子觉得自己的存在同样是有价值的。并非每一个人都有机会成为惊天动地的大人物,多数人都是平凡、充实地忙碌一生,然而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
当然平凡、普通不是平庸,平庸是一种自甘堕落,更是一种完全放纵自我的生活。作为父母可以不固执于“英雄情结”、平静而理性地接受孩子成为平凡人,但更重要的是教会和传递给他们正确的做人、做事、学习的方式。“放手”不是放任不管,不是置之不理,而是要让孩子学着自己去经历,拥有一颗积极进取的心,懂得感恩、对人热情,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让孩子在平凡中坚持,给足他成长的权利,尊重孩子的选择,不给孩子额外的压力,不剥夺他们的快乐,不为他们订制未来。平凡的人做平凡的工作,许多看似平常的事情,一旦有了工匠精神,精益求精,再小的事情也能做出彩。现实生活中,就有很多平凡人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情。
土耳其有句谚语:“老天为每只笨鸟都准备了一根矮树枝。”聪明的鸟有高树枝,而笨鸟也有矮树枝在等它。对孩子而言,最重要的不是超越别人,而是找到真正的自己,在平凡中过得快乐、幸福。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路要走,不要总觉得孩子们什么都做不好,这样不仅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权利,还会让他们失去对世界的认知和在探索中的每一次进步。
版权所有:沈阳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