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为什么入学很重要?
入学(特指小学一年级)是一段重要的经历。我们每个人几乎都能回忆起与这个重要事件有关的一些事情。因为它标志着一次重大的转变——从家庭的安全港湾走出去,变为更广阔社会的一员。
这段过渡期经历会影响孩子未来面对升学、青春期、毕业、结婚等转变的态度。如果孩子成功应对了早期的挑战,就能发展出积极态度面对变化,以热情和挑战的心态迎接新事物。因此,理解并支持孩子适应外部世界至关重要。
02 分离焦虑
入学对任何孩子来说都可能充满压力。尽管大多数孩子在学前都已体验过分离,但现在他们被期待着更加“成熟懂事”,这可能会重新唤起分离焦虑。因此,重要的是要让孩子确信你会准时来接他们,并明确告知谁会来接、在哪里接等细节。然后,请自信地离开。孩子会感受到你的自信,并因此获得力量。
03 困惑
开学压力常常让孩子们无所适从。正如成年人初入职场时的迷茫,孩子也会担心要去哪里、做什么、说什么等。开学前去参观学校有助于孩子熟悉学校环境。提前穿上新校服、尝试收拾书包、在家里玩“上学游戏”,也能缓解孩子的不确定感。由于太多事情都是全新的且在不断变化,此时孩子尤其需要稳定的日常节奏。准备好第二天的衣物和书包有助于建立规律,还能缓解早晨的忙乱。同时让孩子知道父母在思考并帮助他们应对新环境。父母的这种“思考”态度是最重要的,它能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并非独自面对新挑战。
帮孩子做好“心理”准备也很重要,可以通过与孩子讨论学校生活、日常安排来实现。这些讨论能帮助孩子在头脑中构建对学校的想象,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思考能力对情绪管理和智力任务非常重要。当你在做“具体”的入学准备工作时,比如买校服、新鞋子、新书包、参加新生报到日等,都是讨论的好时机。
阅读入学相关的书籍也有帮助,不仅能让孩子对学校有一定的了解,通过谈论这些故事,你也有机会了解孩子可能期待或担心的事情。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更愿意以故事形式谈论他们的担忧。同时告诉孩子他们的老师会很友善,以便减轻他们的焦虑。
04 身份危机
对五岁的孩子(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小学生入学年龄为5岁)来说,入学在某种程度上像一场“身份危机”。他们仍觉得自己是父母的小宝贝,但现在也被期待着成为一个大孩子。学校的规则可能与家中不同。可以理解的是,有些孩子为了应对这种差异,会将这两个世界分开,在学校不谈家事,在家里也从来不提学校。
另一些孩子则会携带家里的东西到学校(如最喜欢的小汽车或一张小小的家庭照片),或者把学校的东西带回家(如铅笔、操场上的小石子),这样可以消除差异,让他们更有安全感。孩子需要这件东西(无论是什么)来证明它无论在学校抑或在家里都始终如一,这有助于他们连接两个不同的世界。
我们还要记住,孩子也在面临拓展身份认同的压力。他们不再只是家庭的一员,现在也是学校班级的成员,同样“属于”某个老师的某个班。这意味着他们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放下自己的个人身份,为成为班级一员感到高兴。如果自我认同安全感不足,放置到集体可能会令他们感到迷失。
05 行为反应
这种“身份危机”导致的紧张情绪会以各种方式呈现出来。你的孩子可能更容易生气,更“傻”,或出现一些紧张的习惯(如尿床、眨眼睛、偶尔口吃),或者某段时间表现得像个小婴儿。如果对此有所准备,就能更好地处理这些行为。此时,父母需要理解和耐心倾听孩子的担忧,并帮助他们正确看待这些担忧。
父母的任务并非过度保护和消除压力,而是帮助孩子迎接和应对这一新挑战,这正是父母帮助孩子成长的方式。
面对开学,孩子应该表现出一定的压力。这是自然健康的情绪反应。只有当这些压力反应非常极端或持续到下半年时,你才应该担心。与老师讨论你的担心,这样你们就可以一起合作努力,这是避免问题失控的最佳途径。
06 社会压力
入学还涉及到学习与他人相处的终身议题。刚开学时,孩子们会面临以下困境:既要合作,同时又要竞争。他们不得不学会自我控制,以便让其他孩子接受自己,但也必须知道何时在操场上维护自己。如果与其他孩子相处时过于专横或害羞,可能表明他们仍在适应新的社会环境。
07 友谊
入学是结交新朋友的时机——自己的朋友,而不是妈妈安排的!这令人既兴奋又紧张。五岁孩子的友谊可能瞬息万变,这很正常甚至是有益的,因为他们在学习应对家庭以外的人对他们的拒绝和接纳。作为父母,你也需要处理听到“没人愿意和我玩”的痛苦。请记住,这是孩子尝试和探索友谊的时期。而且在他们人生的这个阶段,家里稳定的人际关系比学校友谊更为重要。
08 父母的反应
这个重要过渡期同样也会唤起家长自己对入学的感受。这些情绪的复苏是自然的,因为我们都会和孩子共同经历这些时刻。重要的是,别让这些感受扭曲你帮助孩子适应学校的方式。例如,如果你曾希望自己在学校表现得更好,可能无形中会给孩子施加过多压力。
入学对家长而言也是一次重要的经历。某种意义上,你正在将孩子展示给更广阔的世界,难免会感到孩子的进步反应着家长的能力。如果孩子适应困难,父母可能会对相关评价过于敏感,进而引发孩子、家长和老师之间的紧张关系。
特别是对于母亲来说,尽管可能感到解脱,但把孩子交给另外一个成年人传授认识世界的新方法,仍会引发复杂的情感。失去那段特殊的学前亲密时光令人悲伤,但又欣喜于孩子能在家庭奠定的稳固基础上继续成长。看到孩子带着日渐增长的自信和探索世界的乐趣不断成长,那么入学的一切压力便都值得。
版权所有:沈阳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