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网

    请接受孩子真实的能力和情感


    2017-1


    1


     

    当你满心期待地想着教会孩子一些本领,但是孩子用一句“我不会”来回应。

    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呢?

    我想很多父母都会有这样的苦恼。

     

    因为你看给孩子辅导作业时,各种被逼得上跳下窜的父母。

    就好像看到了自己过去的样子,或者是当下的模样。

     

    还记得有一次在小区水果店买水果。

     一进去就看到老板娘在辅导儿子写作业。

    她满脸怒气,已经无暇顾及我这个顾客。

     

    我刚挑了几个苹果,就听到背后一阵大吼:

    “这么简单,你为什么不会?

    为什么啊!你说为什么!

    我已经教了五遍了,你告诉我为什么!未必要我给你写上去啊!”

     

    孩子显得很淡定,应该已经习惯了妈妈的声调。

    “妈妈,我不会。”

    “你就会吃,除了吃和玩,你还会什么,你说啊!”

     

    这时孩子就愣在那看着作业本,更加不知道怎么下笔。

    他妈妈直接夺过笔就往桌上一摆。

    “不要写了,你就不是读书的料,以后跟你爸继续卖水果。”

    “我喜欢卖水果!”孩子跟妈妈说。

     

    这时妈妈已经气得脸色煞白。

    “小朋友,卖水果也要读好书才能卖”我试着缓和一下气氛。

    “我不想读书,在学校老师批评,在家里我妈妈批评。读书没意思。”孩子跟我说。

     

    我付钱后离开了。

    心里一直琢磨着那个孩子的话。

    他其实不是不爱学习,而是他已经没有了学好的信心。

     

    当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

    他需要的是父母给他引导和鼓励,而不是一顿又一顿的臭骂。

     

    长期下来,你会发现,孩子的“承受”能力越来越强。

    以至于有一天,你的吼叫也变得毫无意义。

     

    打骂永远不是有效的管教方法。

    失控的父母无法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

     

    而且你的吼叫,有时是对自己软弱的屈服。

    是在告诉孩子,我已经无能为力了,所以你看到了我的歇斯底里。

     

    而且在情绪失控的情况下。

    父母最喜欢给孩子贴标签:“你就不是读书的料。”。

    “你跟你那个没出息的爹一样。”。

    “你蠢得像一个猪。”

    “怎么这么笨,就知道说不会不会。”

     

    很多孩子学习的信心就是在这样的打击中掐灭了。

    “我的学习成绩不会好了,老师和爸妈都这样说了。”

     

    所以,当孩子跟你经常说“我不会”的时候。

    比着急上火更需要做的是培养孩子的信心。

     

    2


     

    孩子为什么会失去自信?

    孩子的信心又是如何搭建的?

    我们可以从自信心的源头开始找寻答案。

     

    孩子能否建立自信,大致离不开下面的三个原因:

     

    孩子有没有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鼓励和认可。

     

    孩子最在乎的是父母的爱。

    很多父母说自己是爱孩子的,可实际上带着条件。

    你优秀我就爱,你不乖我就不爱。

    这样的情况会让孩子感觉混乱。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的自信,对自己作为一个人的价值的肯定,从根本上讲是来自父母无条件的爱。

     

    什么是无条件的爱?仅仅因为你是我的孩子,所以我爱你,会一直爱你。

    和你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无关。

     

    这样的爱,会给予孩子最初的安全感。

    是自信心培养的一个基础。

     

    孩子最初怎么认识自己?

    他们会从父母的话里认识自己。

     

    比如你说他是一个善良的孩子,经常会帮助其他的人。

    这个孩子内心会认可自己,觉得自己是善良的。

     

    而你常指责他是一个不好学的孩子,他也会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学不好的孩子。

    所以请允许孩子的示弱和退缩。

     

    当孩子跟你说“我不会”的时候。

    不要急着去批评孩子不够上进,也不要急着去否定孩子。 


    3


     

    是否引导孩子追求优越感。

     

    每个孩子天生就有对优越感的追求。

    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内心都渴望着变得优秀,得到父母及周边人的认可。

     

    所以,当孩子说“我不会”的时候,千万不要怀疑孩子那颗追求优越感的心。

    也许他只是没有准备好,或者没有找到方法。

     

    比如儿子学国际象棋。

    那时候他说想学,我也就给他报名了。

    每周一次,学了将近三个月。

    刚开始还兴冲冲地回家跟我说学了什么。

    但是后来就不说了。

    我明显感觉到他的紧张。

     

    因为他没有基础,加之接触不多,年龄也较小。

    被分在了初级班,跟班上那些大班的孩子在一起。

    他应该感觉到了压力。

     

    我觉得自己也要当好这个陪练才行。

    于是拿来书自学,每周陪他练习。

    慢慢地看到了他的进步。

     

    但是我找他对弈时,跟他说:“来,爸爸陪你下,看你进步了多少?”

    “我退步了。”

    “我感觉你在进步,多练习,进步就多一点。”

    “我还是觉得我退步了。”

     

    他在用退步来给自己搭建一个心理安全区。

    用来保护自己,避免陷入自卑的境地。

     

    在这种情况下。

    父母的态度和做法就很重要。

     

    不问不管,显然就让孩子一个人在那感受压力,没人陪伴,引导他。

    管得过多,逼得太急,孩子又会抗拒,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

     

    最好的办法就是陪他一起学一遍。

    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难度。

    在这样的陪伴中,能慢慢强化孩子的能力,也会开始变得自信起来。

     

    在陪伴中给予孩子追求卓越的勇气和鼓励。

    远比在背后催促或者犯错后的责骂有用。

     

    4



    是否给孩子独立的机会,获得自我及外在的肯定。

     

    请多花时间训练孩子。

     

    不要平常惯着孩子,宠着孩子,生怕他吃苦。

    而自己有一天看不惯了,或者被刺激了。

    马上就心血来潮,想着来训练一下孩子。

     

    “你马上把玩具整理好!否则打屁股”

    “你把地拖一下”

    “今天你自己洗脚。”

    “这次考试一定要每样95以上啊!”

    结果孩子愣在那里,不知怎么去做。

     

    请收起自己包干的心。

    孩子不会时,可以手把手去教孩子做,而不是代替他去做。

    让孩子有机会去犯错。

    因为孩子自己经验到的东西,才能受用一生。

     

    不要过于相信静待花开。

    因为《安的种子》里,千年的莲花开了,也不是静待来的,而是安懂莲花的需要,还为它找到了一池滋养它的水。

    有了这些准备,静待才能见花开。

    当孩子跟你说不会的时候,请别生气。

     

    当孩子内心有父母的爱守护,遵照自己内心对优秀的渴望,在不断的努力和训练中变得自信。

    他也许还会跟你说“我不会”,但是说完后他会自信地去学会。


    版权所有:沈阳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