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网

    青少年抑郁

    略不同于成年人的抑郁,青少年的抑郁更具有隐蔽性,因此往往被低估,诊断及治疗率也相对较低。


       抑郁表现:情绪/思维/生理/行为   


    1. 一天中的大多数时候都情绪低落

    青少年还可表现为烦躁、易怒,甚至逃学、离家出走


    2. 失去对多数活动的兴趣

    如总是抱怨身体没劲、疲乏


    3. 思维迟钝,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难集中

    如上课和做作业效率降低,成绩下滑


    4. 自卑,缺乏自信,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如对他人评价过分敏感,对即将发生的事过分紧张


    5. 有自杀、自残的想法或行为

    如在网络上发表一些很丧的话“没有我,世界会更好”“自杀并不可怕,比自杀更可怕的是失望和厌世”;或者拿刀在手腕上比划等等...


    6. 食欲不振or暴饮暴食 

    反应在体重的显著变化上


    7. 失眠or睡眠过度

    青少年容易伴随噩梦


    8. 常常抱怨头痛、头晕、胃痛、胸闷等,但经过医学检验查不出器质性问题

    青少年由于心智尚不成熟,可能会借由躯体疼痛来表达心理上的痛苦


    9. 回避正常的社交活动

    如以前的朋友现在不怎么来往了,拒绝参加家人、朋友间的一些娱乐活动


    如果家长或监护人觉察到孩子有以上表现,请及时跟进并记录孩子的状态,可作为医生诊断的重要参考。




    青少年抑郁的成因


    影响青少年抑郁的因素涉及诸多变量,目前的研究主要围绕神经生物学和心理社会因素两方面。


    总体而言:


    基因与环境交互影响着抑郁的发生(Rice,Harold,&Thapar,2002);


    抑郁母亲的青少年为抑郁高危人群(Besrdshe WR,2003);


    不安全依恋尤其是矛盾型依恋的青少年更容易出现抑郁症状和自杀行为(Allen JP,1998;苏朝霞,2011);


    专制与忽视型父母的孩子常表现学业和社交困难,易感抑郁(Rachel D,2001);


    相比于躯体和性方面的创伤性经历,情感虐待和情感忽视对抑郁的预测作用更显著(Pitzner JK,1997);


    家庭紧密性和支持性差,参与少、批评拒绝水平高与孩子抑郁的发生相关(Asnrow JR,1993);


    父母敌意和苛刻的纪律以及冲突性家庭行为(包括婚姻冲突、离异)容易导致孩子出现抑郁(Binnaher B,1996);


    同伴拒绝会增加青少年的被排斥感和不良的自我认识,是青少年抑郁的风险因素(Platt,Kadosh,& Lau,2013);


    学习压力、人际压力、重大丧失、恋爱不顺或失恋、与人吵架、遭父母打骂等越多,青少年抑郁程度越重(苏朝霞,2011)。


    ......


    以上均为可能的影响因素,但无法说某个因素一定导致青少年抑郁。





    青少年抑郁的预防和应对


           青少年个人     


    积极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合理作息,这是预防抑郁的重要因素。


    精神分析对抑郁症的一个理解是“如果攻击向外表达,就会变成怨恨、愤怒、讽刺等;如果不向外表达,就会转而向内攻击自己,如羞耻、内疚、自嘲等。如果总是向内攻击自己,就容易发展成抑郁症”。


    因此,青少年也应该主动学着去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习有效的问题解决方式和积极的归因方式,寻找适合自己的解压方式,培养自信,树立高自尊,建立和维持友谊







         家 庭    


    父母是孩子最直接的养育者,可以在婴儿早期学习如何与宝宝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在儿童早期开始注重对孩子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


    同时,父母也是孩子非常好的榜样。父母自身能够觉察并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以一种健康的态度去应对婚姻冲突(如何处理冲突:“父母教育孩子时要时刻保持一致”——还盲目迷信这句话,你就错了对婚姻有较高的满意度以权威和民主的教养方式进行养育允许孩子表达失败和负面情绪,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等都是青少年抑郁的保护因素。


    如果父母觉得上面某些靠一己之力难以改善,我们建议有针对性地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或治疗服务(亲子、夫妻、家庭、个人成长)。




        心理治疗 & 药物治疗   


    如果最终确诊为抑郁症,那么就需要配合相应的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目前已有众多实证研究表明,抑郁症可以被有效治疗。


    我国对青少年抑郁症的主要治疗形式为: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指出:


    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应坚持药物和心理治疗并重的原则。


    对于轻度和中度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首选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动力治疗、家庭治疗、人际关系治疗等)。


    对于重度抑郁症,需要遵医嘱进行药物或者心理治疗。




    / 那我们每一个人呢?/


    当我们在谈论如何应对抑郁的时候,是想让这个问题能够得到更妥善的处理,帮助深陷其中的孩子和家人减少几分痛苦和无助。


    显然,偏见、歧视、指责或者冷漠都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还可能成为问题解决路上的绊脚石。那我们能做什么?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每个人面前都放着一个选择题:“你要不要试试看先放下自己对抑郁的固有观念?”


    如果你愿意尝试,那你便可以重新理解“抑郁不是一种弱点,它不是懦弱,不是心理素质差,更不代表失败”


    当你能够以一种更加包容开放的态度去看待抑郁,你还能看到“每一个抑郁的人,都有足够的理由抑郁”


    世界上的很多事看起来都跟自己无关,我们好像可以随意选择某种态度来对待那些事——那是因为我们常常看不到自己身上被选择的部分,而你的选择也一定会在某个维度上影响你的生活。

    版权所有:沈阳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