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天生具有治愈创伤的能力。当孩子感到不安,发泄出情绪,就表明他们正在尝试治愈所受创伤,试图恢复被切断的感情纽带。
只要有亲近的人能够倾听自己,孩子就会通过大笑、发抖、挣扎、冒汗、发脾气来治愈所受创伤。我们成人总是把这类情绪发泄看做是“不好的”、“孩子气的”、“没有自制力的”、“想操控成人的”令人厌恶的表现。我们的文化告诉我们应该阻止孩子的情绪发泄。而实际上大哭大闹的孩子正在做着在他们的处境中最恰当、最符合逻辑的事儿。他们在排除自己的烦恼,使自己能恢复安全感,放松情绪。
孩子大哭过后会恢复良好的心态。孩子大笑有利于释放内心紧张情绪,重新感知与成人之间的感情纽带(但是,胳肢孩子让其发笑不但不会有好的效果,反而常常会对孩子造成新的伤害)。孩子因为恐惧或是愤怒而大喊大叫,同时发抖、冒汗,如果有你关切的拥抱,孩子就能充分宣泄,从而排除恐惧。孩子大发脾气的时候是在排除挫折感,使自己能重新清晰地思考。
只要孩子能得到他人关切地倾听,他们就能运用自己与生俱来的能力,通过上述方式,治愈所受创伤。再深的创伤也能够通过彻底宣泄得到愈合。
父母或其他与孩子亲近的人可以成为这个康复过程的关键角色。当我们靠近并倾听孩子时,我们就提供给孩子治愈创伤、重获对感情纽带的感知力所需要的爱和安全感。如果你靠近他、倾听他,他就会好好的哭一场或发一顿脾气,或者会弄出什么情况让自己大笑。这些情绪的表现意义重大。在你的关注下,痛快的笑、哭、发脾气能使孩子很快恢复,重新感受到你的关爱,重新变得通情达理、好学、乐于合作。
也就是说,当孩子大哭、大发脾气或者大笑时,淹没并抑制他的不安情绪就会被宣泄出去,而你的关注和倾听对整个过程有极大的帮助。
版权所有:沈阳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