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的效果依赖于多种因素:你的自信程度,你表达对孩子的爱的程度,孩子的安全感,
以及当时的处境。有时,事后孩子的变化不很明显:可能他显得增加了一点独立性,或者
更经常“黏糊”你。有时孩子有戏剧性的变化。下面是一位父亲的叙述,谈他怎样对7岁的
儿子说“不”。
杰森和5岁的妹妹安吉莉卡总是干架。我一点办法也没有。一天晚上他们又争执起来。我
正想开始责骂的时候,突然觉得也许是个机会可以帮助杰森宣泄掉内心烦恼。于是我朝他走
过去,尽可能态度和蔼。可杰森不理我,径直跑回自己的房间。我跟了进去,杰森仍然在生
气,我离他很近,看到他在冒汗,一副好斗的样子,我关上门,告诉他我要留在他身边,直
到他心情好一些。他试图出去,我告诉他我们可以出去,但不是马上——在他心情不好的时
候我要在他身边。我就呆在那。杰森朝我大喊大叫,还要打我。在不让他弄伤我的前提下,
我没有阻止他。这样持续了大约20分钟。
他就那样浑身冒汗,大喊大叫,拼命似的要打我,朝我喊道:“你不爱我!”我对他说我爱
他。他又喊道:“你恨我!”我真不相信他会这样说。我不断的安慰他,说我爱他。我就这样
持续下去,只希望自己做得对。后来我允许他离开的时候他还在哭、发火,但我决定今晚就
到此为止。在房间里他不让我靠近他,但在离开房间有机会安静下来之后,他变得对我很友
好,允许我把他搂在怀里。之后的变化很明显,他和妹妹不再干架了,比以前快活多了,实
际上他们已有两个星期没打架了。
倾听孩子表面看来很小的烦恼,常常会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允许他宣泄较为沉重的负面
情绪。以下是一位母亲给我讲述的亲身经验,关于她如何对4岁的女儿说“不”,从而了解到女
儿未曾告诉他的严重事件。
我们正准备睡觉。我把丽贝卡的睡裤放在她的床上。我知道她肯定看到了。可她却不安的
满屋子乱跑,因为“找不到”她的睡裤。在这之前她已经闹过一次了。现在她要我给她找睡裤。
我料想一场大闹正在酝酿之中。于是我拒绝了她的要求,对她说:“不行,你自己能找到。我
知道你能。”她坚持要我帮着找。我说我要她自己找。后来她尖叫着跑回自己的房间,坐在两
张床中间的地板上。我知道该是倾听的时候了,她很烦躁但没有哭。我过去把她拉近我,她一
下子爆发了。她手抓脚踹,高声哭泣。她在大发脾气。我尽可能搂住她——可真不容易——我
同时还得防着她弄伤我。她大哭着,浑身冒汗,持续了大概有半小时。然后她突然说:“你就
像那个想要吻我的男孩子!”我从来没听说过这件事情。我问丽贝卡是怎么回事儿。她一边哭
一边告诉我,在幼儿园有个男孩子想要吻她,她不肯,可他把她顶在门后边,按住她,强迫
她。见她不配合,他就用手掐她的脖子!我震惊了。当丽贝卡停止哭泣的时候,我告诉她我
为发生的事感到非常难过,我们第二天早上会处理这件事。第二天丽贝卡把这件事告诉给学
校的老师,事情得到了处理。原来在她的班里,男孩子经常强吻女孩子。对于丽贝卡,这是
一次严重可怕的事件。现在我想事情已经过去了。她很乐意去上学。但那件事真的严重伤害
了她,难怪她要发那么大的脾气!
正如上述例子表明的那样,当孩子为了摆脱内心创伤努力挣扎时,确实给父母出了难题。
但是,作为父亲或母亲,知道自己确实能帮助孩子愈和严重创伤,不是非常好的事儿吗!
父母们常有这样的疑问:“允许孩子放肆的骂人、发脾气难道不是在放纵他们吗?”我们应
该了解,实际上,孩子在大哭、冒汗、发抖时是在处理严重的负面情绪。在孩子边哭边谴责
你时,是在排除那些毒害了你们之间的亲情的情绪和想法。你不妨把这段很情绪化的过程当
做一次“倾听”。在这段时间里,你允许孩子充分表露情绪,同时持续给予孩子关注和爱。你
不要让他被情绪“淹没”,要和他一起努力,彻底清除那些负面情绪是你们共同的目标。
如果只让孩子没完没了的谴责你或其他人,却没有你在身边,感受不到你的关注和爱,
孩子独自是不可能排除掉负面情绪的。干巴巴的、紧绷着的哭闹表明孩子需要你在身边关
注他,使他感到足够的亲情,从而能够继续宣泄。要点是允许孩子“口无遮拦”,而且你要
守在他身边倾听,这样他的宣泄就会深入到大哭、疾风骤雨的阶段。他越紧绷着,越需要
你的关注和爱抚。
版权所有:沈阳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