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都经历过摸索的过程。在以前社会上盛行大家庭的时候,哥哥姐姐可以帮父母带带孩子或父母经历过
养育3~4个孩子慢慢总结和摸索出了一套教育孩子的门道。可是现在的核心家庭孩子的人数锐减至1~2名,父母没有机会通过自
己的实践经验摸索出教育孩子的方法来。这时,作为父母有必要回顾一下自己孩提时候的经验,可能对目前教育孩子有所帮助。
很小时候的事情如果因为年纪太小无法回忆,那么请回忆一下自己过去在青春期的经历,想一想当时自己的感想和与父母接触的
方式以及有过什么烦恼等。
由于时代和生活环境的变迁,具体比较也毫无意义,但不管是哪一代的人在青春期对父母产生不满,或担心将来产生的焦虑却
是永恒的主题。长大以后回顾自己在青春期的想法觉得很傻,如会受困于现在看来这么大点儿小事而不可一时,可这就是青春期
的特点。
到了青春期孩子们都要迫不得已的离开父母的保护伞走向独立发展的道路和树立自己的价值观、自我主张,这增加了他们的孤
独和焦虑感。处在青春期的孩子们所感受到这份孤独感和焦虑感不受年代的影响大体相似,所以家里有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可以拿
自己的青春期的感受作为标尺衡量自己孩子的心情。往事的回忆中占大多数是与父母共同生活的美好回忆,但也能找到被父母逐
不中听的话或不经意的话刺伤自己自尊心的片段回忆。回顾自己过去,父母会明白如何跟处在青春期的孩子接触,设法让自己的
孩子不要重蹈自己曾经受到过的委屈而让孩子过得愉快些。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现实生活中,不少父母让自己的孩子重蹈自己以前的不愉快,这是不是也属于代代相传我不清楚。这样
的父母们虽不至于虐待自己的孩子,但是他们会把自己的焦虑和期望强加给孩子增加孩子们的压力。
现在我所从事咨询工作的学校中,大多数学生都读初、高中一贯制学制,他们当中有不少正处在青春期的学生,为了反抗父母
期望他们上名校而不顾他们自己的感受,决定逃学自寻出路。
鼓励孩子去实现已树立好的目标是父母的作用,如果父母给孩子设定的目标超出了孩子实际承受能力就会转变成压力压垮孩子。
由于现在的父母以前没在像当今社会这般重视和热衷于教育的社会氛围中长大,所以不能体验当今孩子们的苦衷。
总之,父母跟孩子交往的时候,可以告诉孩子自己在青春期有过什么苦恼,这样可以叩开通往孩子心声的大门。
版权所有:沈阳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