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耍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在检查孩子手里的玩具之前,应该先知道些玩耍的原则,尤其重要的是应该了解玩耍能促进大脑两个半球的发育。因此,玩耍的原则,即如何巧妙地玩耍,是要让孩子积累有益于他大脑充分发展所必需的基本经验。
婴儿在成长过程中会玩耍自已身边的各种物品,如自已的手、自已的脚趾、从窗户射进室内的阳光光束等等,同时他们寻找各种声音,呀呀学语,并自言自语,慢慢地会对自已身体的各个部位有意识,能区别颜色、光线和声音。
孩子如何与周围的人和环境互相影响已逐渐显示出来。我们可以站在旁边观察他们。在注视着孩子玩耍时,我们能了解他们的玩耍过程,如他们怎么表达沮丧、忍耐力、好奇心和创造力。
我们希望了解孩子在与其他不同年龄、不同能力的人一起玩耍时的状态,这样我们自已的孩子就能完整地体验人和社会互相影响的各种因素;耐性、感情沟通、同情心、支持和诚实。孩子玩耍的方式会对他的自我了解方式有影响。
孩子可以独自玩、与其他儿童一起玩或与成年人一起玩,不同的方式会让他学到不同的东西。孩子们在一起会变得成熟起来。他们互相说话、观察别人的行为、一起尝试新的场面、互相交流信息乃至幻想,这些都能使儿童互相学习。
孩子很小的时候,玩耍时只不过是与别人“在一起”,并未真正互相影响。他们只是独自玩,找到到自已满意的玩法。大一点后,他们会学着分享玩具、分配玩具并争夺玩具。
孩子进入托儿所或父母带他们走亲访友时,他们会认识其他儿童,接触不同的玩具和玩物,看到不同的玩耍方法。当他们懂得在这些环境中如何行事时,他们的自信得到增强,会变得老练一些。
知道了玩耍的力量之后,你就会了解儿童需要探索,需要与其他儿童接触和玩耍;你就应该懂得不要去干扰小孩子的活动,而要指导他们玩耍——去观察、促进、增加他们的经历。
孩子们在玩耍中学会掌握自已,并了解自已与别人相处的能力。他们会领会诸如“成见”、“责任心”等社会价值观;更好地互相沟通;懂得诸如“做出判断”这样的概念。每个孩子都有他独特的玩耍风格,他小时候的玩耍方式会影响他成人后的待人接物。
帮助孩子成为玩耍的高手,让他知道要轮流、要分享,知道如何蠃和输。不论是孩子还是已经长大的成人,一个输得起并不愿退却的人永远会是蠃家。一个好的输家不仅仅是输得起,而且失败会带给他更多的自信,并知道“输”只是暂时的挫折。只要他继续玩下去,他就是在走向最终的胜利。对这个道理的理解,是一项坚忍不拔和毅力的教育,是所有的孩子必需掌握的。
版权所有:沈阳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