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网

    孩子为什么会抑郁?

    少年抑郁,到底是谁的问题?

    现在的父母越来越困惑:

    明明我们倾尽了所有去爱自己的孩子,可是为什么到头来换来的却是孩子的叛逆甚至是一纸抑郁症的诊断书呢?

    是哪里出问题了吗?是的,这一定有个地方出问题了。

    我们知道,在中国的伦理纲常之下,我们更容易谈论父母的养育之恩,因为我们从小到大受到的教育就是“百善孝为先”。

    忤逆父母被视为大不敬的行为,是要受到道德的严厉谴责的。

    所以,我们无法承认,也更不愿意相信,孩子的问题,一定有部分原因也是我们这些做父母的养育模式出现了问题。

    即便孩子已经诊断出了心理疾病,很多家长也下意识认为是孩子自己的问题,只是寄希望于医院或心理咨询师。

    我们内心其实很难接受这样可能出现的事实——首先要去做心理咨询的,或许正是我们自己。

    今天,我想客观平静地去和同为父母的你们,聊一个话题:

    或许在我们歌颂父母养育之恩的同时,更要敢于直面父母的“养育之殇”。

    当然,这并不是在指责父母,而是提醒大家要客观看待问题,敢于面对真相。

    这样我们才能反思,继而有所改变,让孩子和我们更健康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取决于自体的成熟

    一个孩子能成长为一个人格健全、身心健康的人是非常不易的。

    他首先要具备的就是自我价值感,可以理解为一个人的核心自体感。

    所以要想知道孩子为何出现心理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个人健康的自体是如何成长的。

    自体心理学认为,每个人要了解自己和感受自己的存在,都是在关系里完成的,而这种关系就是自体客体关系。

    科胡特将其比喻为环绕在我们四周的氧气,没有它自体就无法存活。

    我们的父母(或养育者)就是我们生命早期最重要的自体客体。

    科胡特认为,自体客体必须满足自体的三种需要,即镜映需要、理想化需要和孪生需要,一个人的自体才能得以成长。

    镜映需要:需要感到被承认、接受、认可、有价值。

    比如当孩子取得成绩或者掌握一项新技能时,他会高兴地向父母展示并期待得到父母的夸赞和鼓励。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镜映”的感觉,被喜悦的双亲愉快地赞美和注视。

    科胡特将其称之为“妈妈眼中的光”,它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闪闪发光。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孩子通过父母这面镜子,知道了“我很棒!”

    理想化需要:需要感到与自己钦佩的人连接。

    父母能给受挫的孩子提供平静和安抚,在孩子恐惧时能提供安全和保护的感觉。

    比如孩子摔疼了,但是妈妈的亲吻和安抚让他立刻觉得不疼了。可以理解为:“ta很棒,我是ta的一部分。”

    孪生需要:需要体验到与他人的相似性。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有能够理解自己的好友或伴侣,我们可以融入某个社团,喜欢同一个歌手都是这样的体验。

    这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的社交需要。

    我们可以好好回忆并审视一下日常与孩子互动的点滴,作为孩子自体客体的我们是否真正满足过孩子自体的这三种需要。

    恶劣的自体环境导致自体脆弱

    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下面的场景是不是非常熟悉:

    总是得第一名的“学霸”拿回奖状,母亲很高兴,但怕孩子骄傲,只是撇了一眼轻描淡写地说:“你考第一名是应该的,有什么值得可炫耀的!”

    上一年级的男孩怕黑不敢一个人睡,母亲想鼓励却下意识“讥讽”道:“你是个男子汉,有什么好怕的!真是个胆小鬼!”

    上初中的女儿被老师告知“早恋”,父亲本意是怕孩子不懂事受伤害,却选择啥也不问就将女儿带回家一顿暴打;

    上高二的孩子迷上了某当红明星,收集了很多明星照片和海报,父母怕影响孩子前途,就强行收缴,付之一炬;

    当孩子的情绪经常无法被我们这些做父母的感知和识别,甚至被刻意压制,使得他们无法与我们有情感上的连接,更不会与自己发生连接,自体就会被抑制生长。

    “镜映”失败

    得第一名的孩子内心一定是想将心中的喜悦分享给母亲,希望获得母亲的表扬。

    但是母亲没有接住她的情绪,回应的不是表扬而是打击,孩子只会觉得我做的不够好,我做什么都不能令人满意。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母亲对孩子的表现没有任何反应,孩子就只会感到无所适从。

    “镜映”失常(被打击叱责)的孩子,他在父母这面镜子里看到的自己是无能且没有价值的,从而导致自卑和低自尊。

    无法得到“镜映”(父母无回应)的孩子他们看不到自己,他们的自体就好像悬浮在浩渺的宇宙中,无所依托,只能感觉到无尽的虚空。

    理想化失败

    怕黑的男孩,内心的恐惧不能被母亲识别,反而受到了叱责,他根本无法从母亲那里获得安抚与保护,但是幼小的他又不得不去依赖母亲,孩子的内心一定是矛盾纠结的。

    这些没有理想化父母的孩子,就像被困在俄狄浦斯情结的泥沼中拼命挣扎——他们爱着自己的父母,却又不敢靠的太近。

    如果孩子经常处在这种矛盾纠结的情绪当中,就容易产生焦虑。

    孪生受挫

    在发展孪生自体的道路中频频受挫的孩子,他的朋友得不到我们做父母的认同,有的家长甚至带着偏见诋毁孩子的朋友,阻止其来往,对孩子的喜好指手划脚甚至充满敌意的粗暴干涉。

    孩子只会觉得自己像被遗弃在火星上,与他人格格不入,孤立无援。

    如果这三条路径全部堵死,没有一条能走的通,孩子会变成什么样子?

    这就好像一双无形的大手拿着一只注射器,将孩子精神世界的氧气完全抽空,变成了令人窒息的真空状态,最终导致自体破碎。

    是的,结局就是毁灭。

    那些被抽取的氧气和能量到哪里去了呢?

    它被我们这些父母的自体吸食,以此来缓解我们自身的焦虑。

    脆弱的自体导致抑郁等各种心理问题

    每个人都有求生的本能,因为核心自体不会任由自己自生自灭,所以它开始呼救。

    抑郁症就是呼救的信号。

    得抑郁症的孩子一定都是乖顺听话的孩子,甚至是我们口中的“学霸”。

    因为他们一直在配合我们大人的演出,但是即便这样,身体终有一天会提出抗议,于是出现了各种躯体症状——身体罢工了!

    从最近媒体的报道中我们不难看出,青春期的孩子是抑郁自杀的高危人群。

    从生理学方面来说,这是和青少年时期大脑的前额叶发育不完全有关,青少年更容易冲动。

    我们不禁又会问,为什么我们那个年代却没有这么高频发的极端事件呢?

    这个问题其实很好回答,想想三十年前的媒体环境你就释然了——即使有我们也不知道啊。

    在联想到当下中年“内卷”的焦虑与老年抑郁症的庞大人群,其实这些都是童年早期经历种下的“果”。

    所以,自体不成熟的个体,他的心理问题早晚会显露出来。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会选择去看心理咨询师,很多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因为种种机缘被治愈了。

    比如一次旅行,一个爱人,或者是信仰某个宗教——即重新拥有了好的自体客体,自体便有了重新发展的机会。

    当然,现在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肯定是比以前要严重。

    现在的生存环境与三十年前毕业管分配、职工包分房不一样,我们处在激烈的竞争型社会,本身就承受着很大的压力。

    作为父母的我们就像生活在竞争残酷的原始丛林里,为了挣得更体面的生存资源,一切必须以钱为导向,因为这是丛林优胜劣汰的法则,无可厚非。

    但是我们的孩子却生活在人本的孤岛上,他们就好像荒野求生的人一样无助。

    于是,绝望的孩子不惜以命相博——自残成为他们确认自我存在的方式,而自杀正是孩子向我们发出的最后一声呼救:“救救我吧!我活不下去了!”……

    而那些看似叛逆,敢于说“不”的孩子,其实是自体的力量足够强大,强大到可以从窒息的环境中逃离出来。

    看到这里,身为父母的我们也许无法接受。

    因为没有谁会愿意孩子不在自己的掌控之内。失控会令我们不安。

    但是,孩子只有通过说“不”才能加强自体界限,有了自体界限,自我才能以完整、独立、成熟的人的面目出现。

    对原生家庭的反思

    写到这里,心里有恨的人会立刻跳出来,指责原生之罪,但是我不这样认为。

    把所有问题归咎于父母都有失偏颇,大家可以用历史的宏观视角去俯视人类发展的巨幅长卷:父母本身也是孩子,他们仅仅是有了孩子的孩子。

    每一代人,每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后天环境的影响,每一个人身上都有他所处时代的深深烙印。

    这中间,不仅仅是原生家庭的影响,就像佛学里说的“因缘和合”,有着复杂的元素和变量存在。

    社会、家庭、个人之间构成了一个动态的复杂系统,不断的相互影响、变化。

    原生家庭带给我们更大的意义在于警醒——它让我们意识到,现在的我就是孩子的原生家庭,我们通过治愈自己,并有意识地去改变孩子的养育模式,将家族情感遗传的不利因素就此阻断,从而给我们的后代一个更加健康的成长环境。

    就像诗人莱昂纳德·科恩曾经说的:“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版权所有:沈阳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