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网

    孩子反抗期时的心理训练

    路过小区物业门口,看到一个两岁左右的萌娃在声嘶力竭大哭。四下盼顾,没有家长,我心里一愣:难道孩子走丢了?

    正想着,只见一位来上班的物业人员蹲下身问孩子:“宝贝,怎么了?爸爸妈妈呢?”

    孩子不答,依然嚎啕大哭。这时,才见一位奶奶从老远处苦笑着一张脸,缓缓走来。

    原来,又是一场孩子与大人之间的拉锯战。

    “这孩子,不抱就不肯走,一不乐意就哭!唉,被妈妈宠坏了,宠坏了……”

    奶奶显然对孩子妈的教育方式有看法,于是冲着围观的路人大倒苦水。

    她一边说着,一边又将孩子抱起,可也没忘了吓唬孩子:“你再哭,奶奶不抱你了,让警察叔叔把你抓走……”

    孩子抽抽噎噎,趴在奶奶身上,用小胳膊紧紧圈住老人的脖颈。看着祖孙俩远去的背影,围观的人群,却不由感慨:“现在的孩子难带,多任性啊……”

    我心里有一丝难过,还有一些心疼:那远去的哭声中,夹杂着孩子的委屈、惊恐、无奈……

    孩子任性是不对,可家长不是宠就是罚,就做对了吗?

    01

    理解“任性”,是成长必经路

    孩子不乖,打一顿就好;孩子任性,那就做一做规矩。面对一个叛逆的小孩,很多家长用自以为对的方式教育孩子。

    想起一个曾经上过热搜的画面,大冬天里,在四川成都的街头,一个小萌娃整个人趴在地上痛哭流涕。而就在不远处,两个年轻的爸妈却淡定地看着娃。

    妈妈不扶,爸爸不哄,就这么冷静地看着孩子哭。

    视频被曝出,底下一片鼓掌,纷纷夸赞90后的爸妈:三观正,让孩子哭过这一次,下一次就会长记性了!

    回看两遍视频,孩子的哭声令人揪心。也许父母的初衷想让孩子知道:“任性”是最无效的要求方式。然而父母们却忽视了,很多时候,特别对于低幼的孩子,“任性”是他们必经的一个成长过程。

    心理学指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一个心理反抗期,在这个阶段,如果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他就会用非常任性的方式来争取自己的目的。

    事实上,任性不是孩子的错,而是孩子正常的心理需求表现。

    这种任性,它看似不乖,但根源却在于未被父母重视的心理需求,以及未被尊重的情绪表达。

    就像物业门口这个哭得泣不成声的两岁男孩,那不过是孩子的一种情绪表达,也许是孩子走累了,也许是孩子想要被疼爱了,也许是孩子的“秩序敏感期”被打乱,曾经每一次路过这段路,都是父母抱着他走过……

    然而,家长却与孩子在这句“我不走”的语境里较劲,认定那是孩子在挑战家长的权威,于是用反对抗的行为强迫孩子学乖,却其实,对孩子来说,更是一种伤害。

    那么,面对“任性”的孩子,家长不妨先蹲下身,听一听孩子的心声,尊重孩子,接纳孩子,满足孩子合理的要求。

    02

    4 “不”原则,训练克制任性

    也有家长会困惑:孩子年龄小,但就是个人精,常常捏着父母的7寸,达成自己的目的,如何是好?

    一个育儿观察类节目中,曾报道过一个叫强强的三岁男孩,年龄不大,脾气却很大。只要父母不满足他的要求,他就上演撒泼打滚的表演。有一个镜头,尤令人震惊。

    晚饭过,孩子想要找一辆玩具车,可惜寻找无果。很快,孩子的脾气上来,哭着哭着,直接躺在地上,拼命用小手打自己的脸。

    “孩子大了,用劲也大,没打几下,脸就肿了……”孩子的妈,心疼得直掉眼泪,可怎么拉扯怎么劝都没有用,孩子反而愈演愈烈。

    才三岁的孩子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

    观察师在一边指出:正是父母之前一次又一次无底线的满足,才导致孩子在提出要求未达目的时,用“自残”方式,逼父母妥协。特别是在公众场合,聪明的孩子,会越闹越凶。

    此时此刻,作为父母怎么办?当众斥责孩子,还是冷眼旁观?

    李玫瑾教授指出:管教任性孩子,父母要做到4个“不”;而有效管教期,就在3—6岁。

    3岁以前,孩子的任性哭闹,往往来自生理上的痛苦;但3岁以后,孩子已经具备一定表达能力,他的哭闹大多也变得有目的。4个“不”的克制任性训练,也许会让孩子痛哭一番,但能够起到长效作用。

    具体怎么做呢?

    比如孩子在商场闹着要玩具,父母先不要打骂,坚定地将孩子带离公共场合。回到家,将孩子带到卧室,然后关上门,开始“1对1”训练。

    一不动手打人,那会给孩子造成身心伤害;

    二不开口骂人,那会对孩子起反面的榜样作用;

    三不讲理,因为在情绪上的孩子,父母说的所有道理,在他们耳中都是噪音;

    四不走开,静静坐在孩子对面,看他表演,不对孩子在表演过程中的“自残”行为进行阻止安慰。

    但是,当孩子哭累了,父母可以给他一点爱,哪怕用一块热毛巾,给孩子擦擦小脸,也会让他们感受到:父母内心依然爱着自己。

    然后,平静地问一问孩子:“还哭吗?我等着你。”直到孩子表示不想再哭为止。

    没有打骂,没有说教,无声陪伴,胜过有声教育。

    但父母这些用心说出来的 “不”,却会在事后立起威严,让孩子在一次阵痛后彻底明白:底线在哪里?

    03

    教会沟通,才是解决之道

    孩子是个敏感的接收器,父母对孩子进行“说不”教育,亮出来的是态度,孩子看到的却是底线:什么事儿可以做,什么事儿不可以撒泼,从而逐渐学会自我克制情绪。

    但,“堵不如疏”,父母说“不”,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关键是要帮助孩子学会用正确的沟通方式,表达自己当下的情绪。

    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也数次经历过他任性哭闹的场景,每一次我都发现:在情绪上来时“闭麦”,在情绪过去后“开嗓”,是最有效的沟通方式。

    当孩子哭完闹完,给他一个小小的温暖动作,或一个拥抱,或一记抚摸,接住孩子的情绪,然后陪着孩子聊一聊,告诉他为什么不可以;也要让他明白,如果他有自己的想法,就要说出正确的理由。

    但值得注意的是,家长也要让孩子明确一点:只有孩子的想法有道理时,才能够被满足。

    教孩子学会好好说话,不仅是在教他们与人沟通的重要言行方式,同时也在帮助孩子疏通内心情绪,从小让他们明白:很多时候,一件事,从不同角度去看,就会有不同的考量。

    一个孩子,若从小学会用辩证的思想去看问题,未来有期。

    04

    延迟满足,培养坚毅性格

    孩子只是个孩子,纵然他们通过一次次对抗“任性”的挣扎,慢慢懂得很多事情在“做与不做”中,不能仅凭自己“想与不想”,还关乎外部条件是不是“被允许”。

    这个世界充满太多的诱惑,因此,也就要求家长从小对孩子做好延迟满足,让孩子学会等待,学会忍耐,对抗诱惑,从而培养坚毅性格。

    还记得40多年前,那个著名的“棉花糖实验”吗?

    在米歇尔博士实验亲测的宾格幼儿园里,一个叫苏珊·沃西基的小女孩,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注意:等待棉花糖奖励时,这个小女孩,坚持时间最久,表现最好。

    棉花糖实验后来得出:小时候能够做到延迟满足的孩子,在成为青少年后,他们的认知和社会能力更强,在成年后,这些孩子也有更好的人生表现。

    事实果真如此吗?

    40年后,那个曾经在实验中脱颖而出的小女孩果然不负众望,以优异的表现,成为YouTube CEO,被誉为“谷歌之母”,并在2019年被评为全球科技业领导者第8位。

    “棉花糖实验”不过是一个能力测试的实验,但更关键的是,父母背后对孩子的教养。实际上,苏珊的母亲早在实验之前,就有意识在生活中刻意训练孩子的自控力。

    诸如当苏珊提出想去外面玩时,妈妈就会下意识让她先喂完小狗食物再出门。一次又一次训练延迟满足,逐渐锻炼了苏珊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从中培养出来的坚毅的性格,则帮助她在成年后,在工作中发挥出影响力。

    养育孩子是一场温暖的修行,哪怕期间会经历百般不如意,只要父母们内心坚定,相信孩子,相信自己,就能在未来遇见更好的彼此。

     

    版权所有:沈阳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