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不是唯一的因素
这个模式认为任何一种疾病,特别是慢性病,比方说像高血压,比方说像心脏病或者是糖尿病,任何一种慢性病,它都有这3方面的原因:
有生物的因素,
也有心理因素与社会环境的因素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
那么青少年在成长跟适应当中,他们有些什么样的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
1、从生理发育上来说,我们的脑子每一部分都重要,但是极端极端重要的是我们的额叶,。
额叶是管执行功能的,抽象思维,处理问题、解决问题、冲动控制等等,是一个人的生活能够不出问题,能够生活的好,完全是不能够缺的,
而我们的额叶,是要到将近30岁的时候才能够完成发育。
所以大家想想看,咱们的孩子小升初、中考、高考,生活学习对他们已经有很多的,很高的要求,特别是上了大学之后,大学生基本就是一个在急行军的孩子,他的执行功能跌跌撞撞的跟在后面追赶。
我每次讲到这个的时候,我都想起我们的老祖宗,我们的文化是非常有智慧的,为什么?
在西方的教育进入我们国家之前。我们中国人的教育理念是,“十五治学,三十而立”。
这是非常符合人的生长发育, 很有道理的事情,而现在我们被德先生跟赛先生给推着、搡着,急急忙忙的往前赶。
父母常常会有这种气急败坏的时刻,跟孩子大吼:“你那会儿想什么去了,会干这样的事情”!
实际上很多时候青少年的孩子做事情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过脑子!为什么?因为他的额叶要将近到30岁的时候才能够发育完全,而且才能够完全的连网,很多时候他们的功能不全,可是偏偏因为额叶的没有发育全,他们的冲动性还特别强。
2、各自为政,大脑的神经元,脑神经的各个分支系统发育不单单不完全,也没有完全联接、联系在一起。
所以他们考虑问题的速度会缓慢,不够用,来不及想,常常会一点带面,没有办法完全的看问题。
3、我常常会问大家看不看红楼梦,在红楼梦当中宝玉的奶妈,批评宝玉说“宝玉是个丈八的灯台,照不见别人照不见自己”。
很多时候青少年的主观性,特别是批评人家的时,可以事无巨细,可是自己的问题一点都看不到,非常的自我为中心,这个并不完全是一种自私的表现,而是青少年在往上窜的时候,他看到的是远处的东西。
生物性
从生物性的角度上来说,青少年期是个高风险期,为什么?
1、因为他们的生理发育,在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很容易被一切新奇的令人兴奋的,能够及时满足有及时回报的东西所吸引,拉住并带走。
我们在做精神卫生这一行的人都应该知道,青少年期是精神疾病的高发期,很不幸所有的精神疾病从抑郁症到焦虑症,包括精神分裂,包括人格障碍,都可以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出现。
2、睡眠的贫困,在青少年当中几乎是一个百分百的事情,不要说咱们的孩子学业重,学业不重的孩子也一样,在美国最严重的睡眠缺乏的人群是咱们的大学生,青少年应该睡10~12个小时,我可以打赌没有一个人认识睡10~12个小时青少年。
中度睡眠的缺乏对于认知功能的损害相当于什么?相当于酒驾!一个人的注意力、工作记忆、解决问题的效率都会降低,这样的话百分比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
因为学习效率不好,引起焦虑,引起抑郁,更加的失眠,也更加引起睡眠的紊乱,这样一个恶性循环,只要24个小时就可以造成!
现在大家对这方面的认识已经有很大的改变与进步。
3、手游,压力山大,孩子的生理、心理的对应能力跟不上,环境的支持很多时候也跟不上,游戏上瘾实际上很多时候是对应焦虑的一种逃避型的对应。
因为逃避而玩游戏,比玩游戏而游戏上瘾的风险要高很多。
心理因素
西方的文化中,大家都知道的Erik Erikson 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认为青少年这个期间是一个确定角色人生定位,也就是所谓的identity的阶段。
孩子从童年进入少年之后,这个时候进入青少年之后进入成年,他们的人生任务其实是非常繁重的。
我们常说的“别人家的孩子”,父母感到这种压力,孩子呢?我的说法可能稍微偏颇了一点,我觉得我们的教育,现在简直是“军备竞赛”,为什么?
大家还记得“不要输在起跑线上”,那句话应该是我们鸡娃运动的一个高峰。
我们过去的文化和现在人生成功理念都可以造成这样的现象,咱们的孩子好像是咱们父母的极优股——儿女985、 211,代表父母的教子有方,不少的时候吧,也成了地位的象征。
加上还有父母的壮志未酬的,自己没有上到什么样的学校,希望孩子能够上,简直有点父债子还。
从心理上来说,如果在初中的时候各方面对于孩子的关注很多,到高中,老师的任务非常繁重,需要帮助我们的孩子进入最好的大学,对于孩子其他的方面的确是没办法有这么多的关注,而家长的焦虑不少的时候也是盯着成绩。
就是父母老师都在心理,情感上关注孩子,青少年的孩子这个时候是一个需要“打出去”,
自体分离的时候,由于生理上的发育,他们开始自然而然的需要向外发展,需要离开他们所熟悉的成年人,比如父母、老师,来建立自己的朋辈的关系。
这就是为什么我会说这个时候所谓的个体分离是一个从父母到兄弟的重心的转移,这个兄弟不是亲生的兄弟,这个兄弟是朋辈,这很重要,在高中的时候一定会开始发生的。
同时青少年的原生家庭当中,会有些什么样子的心理情况?
1、虎妈狼爸是一个现象,打是疼,骂是爱。
这个对于孩子来说,他们能不能够失败,能不能接受失败,能不能从失败当中成长,是非常有影响的,不幸的是有时候是致命的影响。
在国外我们常常见到,失败,特别是优秀生的失败,对他们抑郁的影响,包括自杀风险的增加都是紧密相关的,我们不能不知道这一点。
2、是很多时候家庭的确是有困难的,不管是父母婚姻的破裂,家庭的暴力,家庭经济的困难,家庭不得不的分散,像留守的孩子。
或者是父母因为自己的生意、工作、事业,不少的孩子跟父母同在一个城市,却是在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家抚育的,父母人在心不在,形同虚设,造成青少年在这个时关键的时刻无人可靠。
信不信由你,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资源。
社会环境因素
我们刚刚说的从家庭到社会,青少年人际关系重心的转移,从跟父母长辈的关系到跟同朋友朋友的关系,这个转换、适应之际,青少年常常会有一些界限的冲突与处理的挑战。
1、同伴关系、亲密关系,需要关系但同时又怎么样建立谈判的界限。
常常会有这样的孩子来,或者是被学校送来做咨询,或者是为朋友建议来做咨询,或者是自己来的,常常在这方面有问题,包括在亲密关系当中死缠烂打,这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因为这方面的原因情绪失控,行为失控,很常见。
我曾经做过一个个案,是一个很有界限冲突,情绪管理的亲密关系,有一天夜里,男朋友没有即刻回电话,学生自杀了,当然不是这样简单,但这跟跟早年的依恋创伤是分不开的。
2、界限问题与文化对于情绪的理解与允许有关
我们民族是一个非常坚强的民族,我们的民族也是经历过很多苦难的民族,建党100周年,长津之役,你知道一点历史就可以想象这个艰辛。
文化很多时候对于情绪有特定的要求,比方说我们都知道我们中国人当中,我至少我所了解的我们中国人,对于情绪的要求是泰山崩于侧而色不变。
这可以说是一个至高无上的成熟坚强的标志,却也是很挑战的一件事情,我们对情绪是理解扶持,还是否决否定,甚至批判跟谴责,对青少年的正常发育,与非常情况下的对应与存活来说是有重大的影响。
文化对情绪表达与处理的要求,是青少年适应成长中的问题,包括可能会产生抑郁,怎么样处理抑郁当中环境上的一个特定的因素,不论对还是错,从客观上来说,影响是不可避免的。
3、在环境因素上,青少年期,孩子跟人跟社会的互动,内卷也好,躺平也好,参与也好,旁观也好,这是所有的社会当中青少年都非做不可的思考选择,对抑郁甚至自杀的现象都有影响。
版权所有:沈阳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