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网

    心理游戏对成长的重要作用

    儿童主要在经验层次而不是以认知层次接触世界,游戏则是他们表达经验和自我感觉的媒介。事实上,游戏之于儿童就如同水之于鱼﹑森林之于猿猴、或沙漠之于仙人掌一样,不可或缺。若儿童的基本生理需求持续得到满足。生活中情感得到滋养且有丰富的认知,又有机会获准游戏的话,这些游戏都是在为他的成人生活预演(Lewis,1993)预演生活的游戏,让儿童能够同化和整合新的认知和社会技巧、价值观以及道德判断。

    透过游戏的经验性发展,能为将来成年的认知模式奠下良好的基础。有趣的是,在现今步调快速的科技社会中,大人愈来愈倾向于认为,游戏只是孩子用来填补时间的一种方式,游戏浪费时间,或甚至认为游戏没有生产力。这些可以为将来认知能力奠定基础的经验性发展,一点都没有受到重视。甚至连学术领域也缺乏研究,来印证游戏对成年人的个体/情感/知识运作有贡献。虽然要证明儿童的游戏对成人功能之间的相互关联的确不简单,但在一位名叫葛瑞格的研究生故事中,我们可以为这种发展模式找到很好的例子。

    葛瑞格是参与一门游戏治疗课程六位研究生中的一位。在简介之后﹐这六位学生被带到一个游戏室,

    他们得到指示是︰「这是一个你可以玩的地方,去玩吧!你只需要注意以下的基本规则.....。」

    当这些学生开始玩时﹐教授走出了房间,并启动录影机开始录影。录影机是装在一扇可以双向打开的窗户后面。在这所大学中,这是标准程序。稍后,当这些学生又回到教室之后﹐教授问他们:「感觉如何?」

    大家都异口同声的说︰「噢!这让我想起童年!」

    这时,教授对葛瑞格说:「我知道你是怎么决定要来这所大学的。」

    「光从观察我在游戏室的行为,你就能够知道?真的吗?」

    教授说:「你挑了很多所大学,之后把范围缩小到五、六所。然后你一一去参观这些大学,最后才决定来这里。」

    葛瑞格看着教授:「的确是这样。你怎么从我的游戏中,看出我做过这些事?」

    于是教授提议:「让我们打开录影机,看看你的游戏。」

    从录影中可看到,这六位学生一进到游戏室后,其他五位各走到一个地方并拿起玩具开始玩,而葛瑞格却往后站着看这五个人玩。接着他走到一位学生那里,和他玩了几分钟,又去另一位学生那里,一直到绕完整个房间一圈为止。在和每一位学生都玩过几分钟之后,他才决定要和谁一起玩,并深入那个游戏。

    当教授指出这一点时,葛瑞格惊讶极了。事实上,葛瑞格的行为是经验层面的,他没有注意到自己在意识层面上做些什么。当别人让他认知层面看到这件事时,他马上就明白了。这是他小时候经验层面的运作风格,虽然他自己一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他一直用这种方式去经验事情,并将之发展成为他的认知风格。

     

    版权所有:沈阳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