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家长说,刚上小学的孩子经常说谎,让她非常头疼。
“校服不是我自己弄脏的,是同学弄的”。
“今天没有发试卷作业“,可家长群里老师通知发了试卷,让家长监督自行完成。
“我的数学题做完了!“结果家长翻开一看发现答案全是乱写的,没有一道是对的,只是为了让你看见没有空的地已经做完了。
然后家长被气的半死,原本坚持快乐教育的家长上去就是一顿暴打,“学习不好也就算了,居然还学会了说谎“,可发现打一顿基本没用,除了让孩子有更强的逆反心理,行为上一天比一天严重。
小区里的家长们互相试探交流,“小原今年才上小学就学会开始说谎了,你说可怎么办啊?”
所以,今天就来说一说孩子说谎这件事。
01
你的孩子开始说谎了吗?
迈克尔· 刘易斯(Michael Lewis)博士及其同事在1989年进行了一项十分有趣的实验。他们将一群3岁左右孩子安排在一个装有监控器的房间里。
实验者告诉孩子们,他们在房间的角落里放置了一件特别好玩的玩具,大家一定不要转身去看,最终可以忍住不看的孩子会有额外的奖励。
实验中途,实验者借机离开了房间,他们通过另外一个房间的监视器观察孩子们是否会偷看。
等到实验者再次回到房间后,问孩子们是否有偷看时,实验者观察了偷看的孩子是选择坦白还是选择说谎。
实验中,共有85的孩子没有听话而偷看了玩具,随后的访谈结果却显示,其中只有38的孩子承认自己这样做了,另有几个偷看的孩子拒绝回答询问。其中女孩中表现出的说谎行为多于男孩,而且她们的说谎比男孩更难觉察。
有趣的是,与讲真话的孩子(无论是否偷看过玩具)相比,说谎的孩子满脸微笑,显得更轻松。
相反,拒绝回答询问的孩子(都偷看过玩具)表情显得越来越焦躁,这可能说明,拒绝回答询问的孩子的说谎技巧不如干脆选择说谎的孩子娴熟。
迈克尔·刘易斯(Michael Lewis)博士及其同事的研究表明,3岁的儿童能够隐藏自己的“心情”欺骗成人,已经具备了说谎的能力。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孩子说谎并非特例,无论第一次说谎是在什么年龄,家长都不必过于担心。
02
说谎背后的“真相”
通过对大量的心理学学者说谎研究的梳理不难发现,虽然每个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类与分析,但是这些说谎的动机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一致性,即重叠性很高,它们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游戏性的说谎
孩子们可能会因为好玩、有趣而说谎。有些人想通过说谎的方式,使别人受到惩罚、被人嘲笑,从而得到乐趣。甚至有些开玩笑的谎言,也属于此类说谎动机。
比如有人在愚人节的时候,告诉自己的同桌,“老师叫你去办公室”,等同桌发现被骗了之后,他们会大笑不止。
第二种是逃避惩罚的说谎
孩子不管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地违反社会规范,都不希望自己受到惩罚,为了逃避惩罚,就会选择说谎来掩藏自己的错误,这样就产生了一种逃避惩罚的说谎动机。
例如小明摔碎了姑妈家的花瓶,为了逃避姑妈的责备,他就很有可能在姑妈询问的时候装作一无所知。同样地,如果有些同学在考试的时候作弊,为了逃避处分,他们就很有可能表现出无辜和被冤枉的“受害者”姿态。
第三种是获取利益的说谎
有时候说谎可以给人带来某种利益,这种利益不仅仅是金钱等物质利益,还包括其他的利益。
比如说,有些人在学术方面造假,因为较高的学术地位可以带来较高的社会地位。如果假装自己家中特别贫困,就可以获得学校和国家给的贫困补助,那这些人很有可能会在陈述自己家境的时候“添油加醋”。
第四种是自我夸大的说谎
有人为了通过夸大自己的财产、成绩等而说谎,因为这样可以向别人展示自己的能力,得到他人的欣赏,提升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除夸大自己的长处以外,有些人可能为了博得他人的关心与同情,从而夸大自己所遭受的痛苦。
比如小强这次考试考得一塌糊涂,可能会受到别人的嘲笑或家人的责备,但是如果小强告诉大家,他是带病去考试的,那么人们便觉得考砸这件事并不是小强的错了。
第五种是保护他人的说谎
这通常被称为“善意的谎言”,也称为“美丽的谎言”。有些人说谎不一定是为了自己,也可能是为了保护他人不受伤害。
在社会交往中,为了避免对方尴尬而说谎,这样就可以避免让对方感到不舒服。因为有些实话可能会使他人得到意想不到的后果或是受到惩罚,人们会为了保护他人、避免不好的后果或是避免他人受到伤害而说谎。
如果小明的朋友来到他家,不小心弄坏了他最心爱的玩具,当朋友感到非常抱歉、不知所措的时候,为了减轻他的自责,小明就会告诉他这个玩具本来就有质量上的问题。这种谎言带有很大的善意,是维持人际关系的一种方法。
03
如何正确引导说谎的孩子
1 理性看待,对症下药
说谎的孩子在说谎初期是会产生愧疚感的,在没有必要的时候,他们是不会选择说谎来增加愧疚感的。
所以家长在发现孩子说谎后切忌上来不分青红皂白就大骂孩子,而是要弄清孩子说谎背后的原因。良性沟通,找到问题所在才能对症下药。
如果孩子只是因为想要得到某种东西而说谎,家长可以给孩子指明正确的获得方式,而不是说谎。
2 保护善意和创造性谎言
善意和创造性的谎言是需要家长来保护的,家长需要了解孩子说谎的动机,从而正面引导。为他人着想是在当今冷漠的社会中难得的品德,家长需要给予鼓励。对于创造性的谎言,家长可以多陪孩子玩一些智力开发游戏,激发孩子更多的创造力。
3 加强对孩子的诚信教育
但谎言终究是谎言,家长教会孩子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分清想象与现实,不该说谎。
《论语·为政》有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意为一个人如果失去了信用,不知道他还能做什么。家长要注重孩子的诚信教育,给孩子树立榜样,将“诚信”二字渗透到朝夕相处之间,帮助孩子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版权所有:沈阳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