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网

    孩子厌学厌世怎么办?

    关于厌学的话题,厌学、拒学、休学已成为困扰6-18岁年龄阶段儿童青少年及其家庭的一个主要社会心理问题。

    根据青少年自杀的心理机制的国内外前沿研究:青少年自杀是急性-应激反应系统的失败,也是这个年龄阶段的生理急速发展、缺乏成熟的情绪调节和抑制冲动能力的表现。

    青少年的自杀往往呈现一种姿态,主要原因是释放痛苦,寻求关注

    高水平的亲子敌对性、情感回避、隐私侵犯以及养育者不能灵活处理家庭问题、沟通方式不被接纳时,青少年更会通过自杀行为与父母进行沟通,成为极端的沟通方式;

    如果孩子在家庭中被认为是家庭的敌对目标、诸事不顺的来源,甚至孩子在家受到虐待,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孩子采取自毁行为;

    青少年自杀往往与生命中重要养育者的依恋有关,被视为一种不安全的依恋行为,他们借由自杀行为,或渴望和去世者的团聚,或通过毁灭自己来报复他人,试图获得忽视自己的养育者的重视,借此引发他们的痛苦。疫情长期居家容易引发家庭冲突、导致手机成瘾,使返校后的压力有所增加,增加自杀风险。

    有关厌学的形成和维持,大量的临床研究认为:厌学的形成和维持是多生态系统综合因素造成的结果。

    既然是一个多系统的生态系统问题,需要一个系统的方式来解决。大量的临床实践告诉我们:家庭治疗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也就是说孩子的症状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家庭系统都需要做出调整。

    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采用系统性的多模式诊疗方案,即:关注孩子个体发展,激活各种资源、提供社会心理支持,最重要的是针对问题孩子的家庭开展工作。

    第一,关注孩子个体发展。包括孩子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导致厌学的诱发因素及是否持续存在,危险因素与保护因素,学业压力,同伴关系,校园霸凌,依赖与独立的矛盾等等;根据孩子发展所处的不同时期,以及所在家庭的发展周期,依照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调整亲子关系,满足孩子成长的各种心理需要,促进孩子的个体发展。

    第二,联结、激活各种社会资源,提供专业咨询、心理服务、精神科诊断和鉴别诊断,发展同类群体,利用家长团体、父母聚会、分享交流、互相支持;很多问题的发生是多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丰富的系统资源帮助问题孩子及家庭顺利地度过发展的不同时期以及关键的阶段。

    第三,针对问题孩子所在的家庭开展家庭治疗。这是最重要、最关键的。家庭治疗认为:症状是其所在的环境里各种关系交织所产生的结果,是其家庭系统目前的互动模式持续并外显的部分,是维系家庭系统平衡的一种策略,也是家庭寻求改变的契机。我们要帮助家长克服焦虑、克服面子问题,降低羞耻感,及时就诊,以免延误孩子就诊的最好时机;同时,要帮助父母降低紧张和焦虑,重拾自信,在亲子关系中提升与孩子相处的信心;还要帮助家庭解决长期以来未解决的冲突,打开家庭的心结;照顾家长的心理卫生,改善夫妻关系,加强父母合作,成为有安全感、有胜任力的父母。

    生态模型的心理干预理念告诉我们:关注个体、个体生存的微观系统、宏观系统,通过改善三方面的不良影响,达到改善孩子心身健康状况的目的。所以,厌学、厌世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需要多专业、多部门、多系统的合作一起面对;积极开展家庭教育与家庭治疗,完善学校的角色与功能定位, 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从风整合和利用社会资源,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一个可预见的健康环境。

    版权所有:沈阳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