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网

    冥想对心理健康的神奇作用

    一、什么是冥想

    冥想是关于自我的一种直接体验,但并非每个人都能身体力行。大多数人所体验的往往只是充满内心的思绪、情绪和感受,是一种在不断改变的“情绪流动”——喜怒哀乐。

    这种流动对心灵而言,就如同杯子里的水之于杯子。在冥想中,我们与这种流动保持距离,成为旁观者,而非参与者。当这样的练习不断深入,我们最终会体悟:即使思绪停止,心仍然安在。此时我们不会分心,会获得一种平静而澄明的觉知,一种存在感而非行动感;会获得一种沉静、安定的感觉,而非困惑。冥想的这个过程使我们的人生顿时豁然开朗。

    冥想是一种平衡而专注的状态,不是昏昏欲睡的忘却。做好进入冥想的准备之后,你的心将变得集中而专注,免于被杂念耗竭。在冥想时,心会保持平静,得到滋养。如果将冥想

    练习视为“进入内省的状态,远离其他人”,其实并不正确。因为冥想会帮助我们,让我们的心灵不再因为杂念而焦虑,进而对他人能有更敏锐的觉知,也更能以热情及同理心相待。冥想可以协助我们发展专注力,提高工作效率与效能,以更清明、沉静、安定的心态,面对日常生活的各种挑战。

    我们必须身处一个安静的房间,坐在一个软垫上进行冥想吗?这种认知当然是错误的。但我不否认,每天静坐一段时间,对冥想的进展大有帮助。然而,我们还是可以选定一个适当的时间点进行冥想。

    例如,坐火车的途中、等候朋友或是散步时。几分钟的冥想可以帮助你在压力沉重的活动(如公开演讲)之前放松心情、平静心绪;在一个疲乏、无聊的会议或一天辛苦的工作之后,重新让身心恢复元气。

    在所有伟大的宗教或灵修传统看来,冥想都是协助个人成长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心理学家也认同冥想有助于放松心绪。

    二、为什么要冥想

    冥想不是探索一种新的技能,而是探索原本存在、并一直存在的心的自然状态。冥想让我们看到真实的自我。若举例说明为什么要进行冥想,最好的例子就是:想象一个拥挤混乱的房间,我们总试图找出空间来置入新东西,却又不愿意丢掉旧东西。堆在地板上的东西使我们跌跌撞撞,找到椅子后,一定要先把椅子上的东西移走才能坐下;我们要在房间里找到某样东西,总是要经历一番挫败而费时的搜寻。

    让我们想象另一个房间:许多杂物都已经被移走,我们可以在此活动自如,压力顿时减轻了。我们可以仔细欣赏房间的颜色、装饰,舒适地坐下、放松。这个房间就是指我们的内心,上述的转变过程,即是冥想所带来的效用。

    因此,冥想是心理的大扫除,也可称之为心灵净化。这个过程可以让内在获得滋养、放松,发展出专往与觉知的力量,帮助我们用安稳、平和的心去应对每一天的挑战,以更有效率、更具效能的方式工作。但冥想的效用还不只这些。

    面对现代生活的忙乱和压力,大部分人很少有时间进行自省,更没有时间来体验自己是谁,关注内心深处的自我,以至很多人对自己都很迷惑。

    冥想是通往自我觉察的有效途径,让我们看清自己,如同擦亮沾了灰尘的玻璃窗一样。这个过程意味着心灵层面上的提升——我们了解到自己不只是一个由行将就木的大脑及肉身构成的躯壳;对于世间万象不应只看到其表象。

    以上理由想必已经足以说服各位学习冥想。除此之外,冥想对身体也大有益善。当心灵变得平静,身体也会随之放松,进入均衡、健康的状态。当我们益发能游刃有余地处理压力之外,随着日渐平静、安然的心感受到的幸福越来越多,血压也会随之下降,效益还能延伸到全身通畅。

    释放这些压力之后,身体抵抗病毒的能力会更强,其他疾病的发生几率也会下降。有证据显示,长期进行冥想的人,比没有冥想习惯的人更长寿,更能享受大自然中的乐趣。

    再者,冥想还有助于抑制痛苦、增进治病疗效,增强身心的疗愈能力,且无因使用药物所带来的副作用。

    版权所有:沈阳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