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网

    家庭成员之间的距离

        咨询中常常感到母子之间的距离太近,如在母子紧密型的家庭中,孩子到了初高中,母亲还像照顾婴儿一样的照顾

    孩子。虽然孩子也适应了这种关系,把这看成理所应当的事情,是这种紧密的关系却妨碍了孩子走向精神上的自立。

    跟孩子零距离的父母无法忍受孩子藏有父母不知道的秘密。即使孩子已是初高中生也不允许他们这样“背叛”自己,

    他们想随时随地掌握孩子的动态并想了解孩子在跟谁交朋友、在想些什么等。

        在对待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不能混淆爱心和干涉的明确界限,相信孩子、为孩子腾出能够走向自立的适当的距离。

    父母干涉孩子的理由,包括过分期待孩子或者担心孩子自立会增加自己的孤独感等。干涉的结果当然是妨碍孩子的自

    立和成长。如果孩子内心萌生自立的萌芽,遭到父母的无情干涉和反对而无处逃避时,把本可用于自立的能量转而向

    父母发泄,结果导致闭门不出和家庭暴力的问题行为的出现。父母的过多干涉,也会养成孩子依赖父母的惰性,孩子

    索性把自己命运的重要决定也让父母定夺,这样促成孩子的无能。

        从前的父母由于孩子较多,没有精力过多干涉每一个孩子,在少子化倾向越来越严重的年代里,母亲委以教育孩子

    的重任后无意识的把自己在教育孩子中产生的压力转化为对孩子过分的干涉。

        孩子普遍得到父母宠爱的同时,罹患精神疾病和自杀的现象逐年增加。花草树木如果适当的加以照料会长得茂盛,

    但是施肥和浇水过多会导致枯萎。父母的过分关注也同样妨碍孩子正常成长,所以父母与处在青春期的孩子要保持适

    当的距离,退居其次在旁保护孩子健康成长。所谓保持适当的距离并不是叫父母对孩子的一切不闻不问,冷待孩子,

    而是静等孩子向父母求救后再行全力相助。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有不少父母在实际生活中,一看孩子面露难色就不

    管三七二十一急忙替孩子解围,这样很难进行亲子之间有意识的做中分离。 

    版权所有:沈阳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