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强势的妈妈有很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能力往往不足很多时候,他们都是胆怯和不自信的。如果
父母多鼓励孩子,在孩子面前表现得弱一些,甚至在某些事情上主动请教孩子,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都会
得到很大的提升。具体的做法和建议有以下几点:
第一,尊重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不要对孩子有过高的期盼,不少父母在谈到孩子胆小、不自信时,常常忧
心忡忡,一筹莫展。实际上,孩子对周围环境的认识相当有限,一时的回避和退缩在所难免。在家庭教育中
父母不应过分渲染和强调这种态度,要站在孩子的立场,用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来对待他们。
第二,不要操之过急。对于孩子的畏缩行为,父母要克制自己的情感,切勿强迫孩子改变,不过过于强烈的
反应。家长不要因为对孩子的担心而强迫孩子做某些事情,这样只会加剧孩子的紧张,造成孩子在以后类似
的事情上会以更多的沉默和拒绝应对,使孩子的害羞、胆怯进一步升级。
第三,相信孩子。作为家长一定要相信,如果孩子准备好了,就一定会做得很好,不要让孩子以害羞为借口
而拒绝去做他应做的事。告诉孩子“感觉不适应没关系,但你依然需要面对,这个过程中我可以提供给你一
些帮助”。家长们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强迫孩子做他们没准备好的事,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不自信、胆小
的标签。
第四,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多给孩子积极的肯定与期望。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对一个人传递积极的
期望,就会使他进步得更快,发展得更好。反之,向一个人传递消极的期望则会使人自暴自弃,放弃努力。
家长可以运用这一效应,向孩子传递积极的期望,帮助他们寻找自身的闪光点,及时给予孩子积极的肯定和
反馈,让他们形成自信的累加效应,不断提升孩子的自信水平。
第五,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促进自我肯定,树立自信心。现实中,很多孩子由于不会交往可能受
到同伴和群体的排斥和拒绝,从而感到孤独、缺乏自信。作为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与人交往的机会,教给孩
子一些交往的技巧,并鼓励孩子与同伴多交往,当孩子感到自己能够胜任一切时,自信心在无形中就培养起
来了。
版权所有:沈阳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