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网

    婴幼儿期会发展出哪些心理能力?

    建房子的时候,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建一个好地基。它不仅需要很坚固而且还要足够有韧性以抵挡将来的风吹雨打。这个道理对人的成长也是适用的,从出生到大约三岁就是筑造内在基础的时期。这是婴幼儿期,在这个时期,儿童要学习去信任他人和形成安全依恋,建立对自己和他人的稳定的认识,发展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感和内在状态的能力,并且获得重要的认知能力。

    与主要看护者的联系

    所有这些发展均源于儿童最早的人际关系。许多研究人员猜测,婴儿生来就注定要形成某些关系,包括身体关系和情感关系,因为他们的生存有赖于此。对于婴儿来说,早期的触觉刺激,哪怕仅仅是被抱着,都是攸关生死的事情。人们发现,缺少早期触觉刺激或者与主要看护者不够亲近,会导致多种问题,包括身体发育缓慢和神经发育的迟滞,压力下的激素反应水平降低,免疫功能衰弱,甚至死亡。而日后的一些行为问题,包括攻击、暴力行为、物质滥用以及抑郁症,也与幼年时缺少这种碰触有关。

    在生命最初的几年间,婴儿必须至少跟一个人形成一种可靠的、始终如一的养育关系,他们能够感受到被无条件地爱和关心着。这种关系可以是和母亲形成的,也可以是和其他人,考虑到这个情况,我们把这个人称为主要看护者。由于这是一对一的关系,又经常被称作二人关系。

    建立牢固的二人关系的儿童确实是幸运的,他们有了有利于未来生涯的内在基础。他们通常会感到自己拥有被爱的能力,感到人们会关怀他们,理解他们,并且认为就算生气也不会摧毁对他们的爱。相反地,没有建立牢固二人关系的儿童则很可能会在上述一个或多个方面遇到困难。

    “足够好”的父母

    二人关系不一定要完美,但要像温尼科特所说的“足够好”。“足够好”的看护者是“给予宝宝平凡的爱和奉献的妈妈”。足够好的养育能够保证给予儿童的关系和爱不会过度,也不会缺失。在足够好的教养下,儿童应该能够发展出本章所讨论的至少一种能力。



    学会信任

    一旦跟周围的人建立联系,儿童便开始培育信任。信任对于关系的形成很重要。如果没有信任,人们会以为自己本来就是孤独的,并且也不会依赖他人。缺乏信任,也无从谈及相互依赖和亲密感。信任形成于婴幼儿期的最初的二人关系中。婴儿的需求若能得到主要看护者正确有效的反馈,就会逐渐发展基本信任感——其核心的积极预期是他/她的生理和情感的需求将得到满足,并且可以依赖他人获得舒适与安全的环境。相反的,如果儿童在这个时期的生理和情感需要不是总能得到满足或者经常体验到挫败感,他/她则可能形成这样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这个世界不安全,他人是不可信的


    A小姐,42岁,想要通过心理治疗来帮助她下决心“最终把自己托付”给交往了10年的男朋友。她表示,虽然自己也想结婚,却担心他会离开她。结果,她每天晚上都会查看男朋友的通话信息并且持续不断地想要得到他的邮箱密码。她还表示自己几乎没有朋友,在工作中也被视为一个“不合群的人”,“最终,只有自己才会真正关心自己。”A小姐描述,她生命中最初的四年是在孤儿院度过的,之后被现在“极好的”父母收养。

    虽然A小姐认为在4岁之后获得了很好的照顾,但依然不能弥补婴幼儿时期缺少牢固的二人关系造成的信任困难。如果成人在信任他人方面存在普遍问题,我们应当考虑他们可能在这一年龄阶段的发展遇到过阻碍。

    形成安全依恋

    形成安全依恋的能力同样源于最初的二人关系。依恋是在时空上联结一个人和某一特殊他人的持久深厚的情感纽带。根据心理学家玛丽·爱因斯沃斯的著作,我们通常认为大约在一岁时,儿童逐渐展现出其特定的依恋类型。爱因斯沃斯设计了一个陌生情境的实验来观察一岁的儿童在短暂离开母亲后再与其重聚所作出的反应。在观察了数百个美国儿童在这种实验情境中的反应后,爱因斯沃斯概括出了四种不同的依恋类型:

    1.安全型——大约有50的美国儿童属于这种类型。当母亲离开房间时,起初他们会哭闹反抗,然后很快就平静下来。当母亲回来时,他们会愉悦地欢迎她,并且经过母亲的安抚,很容易缓解不安,继续去做游戏。

    2.不安全型——不安全型依恋有三种子类型:

    a)回避型——大约有25的美国儿童属于这种类型。母亲离开时,他们似乎没有注意到,也不表示反抗。当母亲回来时,他们也往往不予理会,自己玩自己的。

    b)矛盾型——母亲的短暂离开会引起他们的大喊大叫、极度反抗,并且在分离期间会持续为此而苦恼。但是当母亲回来时,他们既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反抗与母亲的接触,比如抱他时,他会生气,也不容易被哄好。大约有10~15的美国儿童表现出来这种依恋模式。

    c)混乱型——母亲离开时,大约有10~15的美国儿童表示反抗,但是当母亲回来时又表现得很古怪。例如,在其与母亲的接触过程中突然变得冷淡、退缩;或是坐着,摇晃,转而凝视半空。

    形成安全型依恋的婴儿所发出的哭泣和想要吃东西的信号能被主要看护者敏感地捕捉到并正确地理解,继而做出恰当的反应。与此相反,看护者若是远不能理解婴儿的心理状态,对其反应不够敏感,或者对其需要给予不一致的反馈、没有反应或者拒绝,婴儿就会形成不安全型依恋。这并不奇怪,这类看护者往往承受着更大的社会压力,拥有更多的心理疾病,并且在他们的孩提时期有过更多不良的情感经历。尽管在依恋的形成过程中,这些环境因素起着关键作用,但我们同时也要认识到遗传基因的影响。

    未能形成安全依恋会对随后的发展连同成人后的人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例如,四岁时,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很可能会比被划分为回避型的儿童表现得更独立自主;被划分为混乱型的儿童则很可能具有攻击性,童年后期会有反社会倾向,长至成人时发展出混乱纷杂的关系。

    B先生,28岁,表现出“人际关系问题”。他自述讨厌孤单,但同任何人都不能一起生活。小时候,他父母常常“在外忙于工作”,所以他相继被多位保姆养育长大。八岁时第一次露营在外,B先生很想家,乞求父母把他接走。结果父母批评他不能“坚持到底”,但最后指导老师还是说服了他的父母将其接回去。父母到达之前,B先生整夜都待在湖中央的独木舟中。最终,父母把他带走了。

    B先生成年时在人际关系中显露出的情感问题很可能源于父母在他童年时期常年不能满足他的需要,从而形成了不安全型依恋。

    依恋的早期研究者鲍尔比主张,早期的依恋经历对社会功能的影响是“终其一生”的。与他人相处的模式是可以改变的,无论是往好的方向还是更糟糕的方向。例如,社会压力源及童年早期发生的负性生活事件,如疾病,丧亲,父母离异都会导致依恋的类型由安全型转变为不安全型。研究表明,即便依旧存在争论,早期人际经历至少为成年时的关系模式“定了基调”;而婴儿期若是形成了较好的安全型依恋,似乎确实有利于成年期发展出更好的社会功能。

    版权所有:沈阳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