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网

    被忽视的心理伤害

    大家看过电影《老炮儿》吗?呃,可能没看过也看不上了,就想象一下吧。里面六爷的亲子关系比较差,导致他的帅儿子自甘堕落、离家出走,好不容易六爷找到他,他的情感反应不是喜悦,而是羞耻和怨恨。父子在饭馆交心的时候,老父亲一言不合就又要扬手打人。帅儿子怼一句你不是经常打我吗,引出了父亲内疚的回忆,最后用健康和生命做赌注去补偿对儿子的亏欠。

    可是父亲生来如此吗?年轻的时候不是一个骁勇义气魅力四射的大爷(ye二声)吗?怎么变成一个暴力无情穷困潦倒的大爷(ye轻声)?

    精神科医生做出推测——

    帅儿子的控诉中提及既往父亲生活习惯,多抽烟喝酒不顾家(生活以酒为中心),酒后打人(饮酒带来负性后果)

    从影片中的镜头可以看到,父亲每天独处的时候就会喝点装在矿泉水瓶中泡着枸杞的散装酒,喝着喝着就到黄昏了(以饮酒为乐,用酒打发无聊孤独,会持续饮酒,一旦开始就很难控制饮酒量)

    父亲突发心梗,与过量饮酒有关,但却在医院待不住(长期饮酒造成的躯体损害,在医院可能会有突然戒断症状:烦躁、易激惹)

    其实,这是很多酒精使用障碍患者的一个缩影。

    在欧美国家酒精使用障碍患病率高达10以上,在我国大约为4[1-4],乘以我国的人口基数,可以发现这样的患者人数可能比一些国家的人口都要多。在这样患者家中隐秘的角落,可能就存在着对这些子女们被忽视的伤害。

    有研究指出,父亲或母亲酒精或其他物质使用对孩子健康的影响是从女性怀孕以后就开始了。父母物质使用与孩子的基因、发育、心理、社会、躯体、社会方面的伤害均有关[5,6]

    在胎儿、婴儿期,女性在产前中度到重度饮酒对胎儿的健康有不利影响,会导致一系列躯体、认知、行为问题,就是所谓的胎儿酒精综合征(fetal alcohol spectrum disorders, FASD)。在青少年阶段,父/母诊断为酒依赖,子代相比于父母无酒依赖的儿童有2.54.4倍的风险患酒依赖[7],患多种精神活性物质依赖和滥用的风险也更高[8],以及负性情绪、自杀、学业问题、婚姻问题和社会经济地位低、失业、未来死亡率增加等精神和社会问题更为突出[7,9,10]

    2020年至2021年初,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对酒精使用障碍患者的子女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50位子女中,所有人都经历过至少一种负性生活事件,或是躯体虐待、或是情感虐待、或是目睹了父母暴力相向等等,而90以上的人竟然经历过四种以上的负性生活事件。这是一个耸人听闻的数字,当我们在门诊接待患者的时候,其中不少的患者,在还没生病的童年,就已经浸泡在这样的生长环境中。现在网络上分析家庭或童年的文章中经常提到童年的伤害需要用一生来治愈。所以在调查中,也发现了他们中间很多也患过或目前正在患有心理问题,常见的是抑郁症、暴食症、酒精使用障碍……

    但是,在调查中,当回忆童年的经历时,很多人是第一次有机会表达那些压抑多年的被忽视的情感,这些柔软的疼痛的部分在平时的生活中不时地出现,打破自信、搅乱关系、过分敏感、容易焦虑……

    有的人对待父亲饮酒的态度是憎恶,认为父亲没有毅力去戒酒;也有的人同情父亲,觉得父亲很可怜;更多的人是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很多人认为需要靠毅力戒酒。当酒精使用障碍患者的家人,尤其是子女们,能够了解到这是一种大脑的很复杂的慢性疾病、这种疾病需要药物+心理治疗来科学对待的时候,那种痛恨会减轻,那种无望会变成希望。也有的人将父亲对自己的忽视理解为自己不够好的自我诘难,会换成卸下包袱的一声叹息。

    而我们和他们一起,坐在安全的、接纳的场所,去诉说、去倾听、去接纳、去关照自我,希望他们能够有机会继续去关爱内在受伤的自己,成长后看着曾经的经历,说一句,原来我可以放下/好起来,也继续能够感受到世界的美好。

     

     

    版权所有:沈阳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