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你面前1米处有一面大镜子,你可以非常清楚看到自己的全身,对吧?再想象一下,你的鼻子被贴在镜子上,这时你还能看清自己吗?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隐喻,当我们“离自己太近”,就很难以一个局外人有的敏锐、清晰的眼光来看待自己。这个隐喻,也可以很好地被用来解释:为什么有的时候我们需要寻求心理医生,或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并不是说你“疯了”,或者“有什么不对劲”。我们总会有盲点,即使是自我调整得很好的人,也会有“当局者迷”的时候;即使是家人和朋友,也可能因为和我们太亲近而无法保持公正。这个时候,一个有经验的咨询师,就可以做到“旁观者清”,帮你拨开迷局。
01隐喻故事的力量
很多时候,隐喻比直截了当的建议更有力。纵观历史,人们总是以童话和寓言的形式讲故事,而这些故事都使用隐喻来传达给人们一些道理或道德准则。故事包含了一个世纪的智慧,那些已经走过这些路、并以不同方式解决的人的智慧。讲故事就像在说:看,有人找到过出路,你为什么不试试呢?在治疗中使用隐喻故事时发现:“来访更多地记住我的故事,而非我的解释、练习或评论。”那么,到底什么是隐喻呢?
“隐喻”源自于希腊语,它意味着“转移”。即将真实的事物用影射、模拟的方式传达出来。隐喻是一种语言形态,它通过与其他事物的相似性来命名、描述或量化某些事物。人们用隐喻去超越具象和逻辑理解,并且在内心世界的情感、想象层面发展出新的故事。
我们的问题难解,是因为无法具体呈现,是因为语言很难描述抽象的内心世界,而当我们借助隐喻时,那些被压抑的潜意识就得以表达。咨询师通过选择为来访者“量身订制”的故事,了解和帮助来访者,这便是隐喻治疗(Therapeutic Metaphors)。
02隐喻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
隐喻,让我们能够间接地获得必要信息。作为咨询师,有时候你直接去传达一些客观事实,来访者不仅难以接受,可能还会激起对方的防御;而有的信息又太过抽象,来访者可能也很难记住。这时,运用一个个隐喻故事,就可以很有效地引导来访者对自己的问题和应该采取的行动,有一种象征性的理解。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潜意识就像一个加密、解密程序,隐喻代表了潜意识的过程。在人们对意义的建构中,隐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隐喻性语言通常是一个人叙述中自然形成的部分,因此可以在咨询情境中被利用。
隐喻是一种“规律检测器”,并在组织人的情绪记忆中起着重要作用。因为只有那些对你有重要意义的事物,才会唤起你的情感,而情感和记忆又存在于脑中的同一个系统。
所以人们总会在相似的规律中寻找意义,在无意识中把过去和现在的事物联系起来。有时我们可以在来访者的语言和症状中看到隐喻,特别是在有身体上的表现时。就像弗洛伊德的著名案例朵拉。
朵拉有跛行和很多其它症状,但都找不到生理成因。弗洛伊德把她拖着腿走路解读为“迈出错误的一步”。原来,朵拉曾对K先生的调情以一记耳光回应。根据弗洛伊德的说法,在朵拉拖着腿走时,她显露出了想要迈出错误的一步(与K先生建立男女关系)的潜在欲望。在这个例子中,朵拉的跛足是一个表现在她身体上的隐喻。
隐喻让我们能够间接地获得必要的信息。而且,它们听起来往往比详细的解释更有力、更清晰。曾指出,隐喻比最智慧的推理更能解释家庭关系中难以定义的事物,以及爱、恨、忠诚、背叛、悲伤等情绪。
03在心理咨询中使用隐喻的几点建议
隐喻,是一种最不具威胁性的治疗手段。在心理咨询中,潜藏并独特的隐喻可以借由故事被揭开。这是一种最不具威胁性的治疗手段。即使来访者抗拒咨询、或是无法表达,ta们还是能够代入到故事中。
隐喻性的故事给了咨询师和来访者一个安全的讨论空间。在那里,来访者寻找着自我认同和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案。角色的经历、选择、放弃……所有安排的背后,都是来访者的动机和情感。
在心理咨询中使用隐喻的几点建议:
1.注意来访者所用的隐喻,如果对治疗有益的话,可以帮助加深隐喻意象。通过注意来访者描述他们想法和感受时所用的的隐喻,治疗师能够听到来访者自己对事情的看法。因此,咨询师应该注意来访者自发使用的隐喻。
比如,一个来访者把ta的伴侣描述成“宠物”。这个简单的词已经告诉了我们一些关于这段关系的重要信息,以及来访者如何看待关系中ta伴侣和ta自己的角色。
2.咨询师需要将象征和隐喻语言视为叙事的自然组成部分。
3.隐喻是在移情的语境中被表达出来的。
在移情的语境中,人们会在表达中无意识地表露出一段关系的意义。对于那些在治疗过程中有意使用移情的治疗师来说,隐喻可能是一种合适的方法;
4.建议在认知行为疗法(CBT)中,使用隐喻来帮助来访者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思维过程。
版权所有:沈阳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网